罗伯特·勒帕吉:新技术与旧记忆

2025-01-21 09:22:35 来源: 《环球》杂志

 

《887》剧照

文/《环球》杂志记者 刘娟娟

编辑/黄红华

  默里大道887号是罗伯特·勒帕吉童年时居住地的门牌号,那是加拿大魁北克省一栋普通的四层公寓楼。勒帕吉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栋楼乃至整个魁北克所发生的故事为灵感,创作了名为《887》的舞台剧,通过旋转装置、微缩景观、实时影像、偶戏、独白等多元艺术元素呈现,将童年时期的他对家庭故事、社会变迁与冲突的感受杂糅在一段又一段描摹中。

  勒帕吉是加拿大国宝级导演、演员、编剧,被誉为“剧场魔法师”。他的电影和戏剧作品充满独特的诗意,喜欢用极具视觉张力的手法将故事演绎得如梦似幻。

  2024年中,勒帕吉带着《887》来到上海演出,制造了一票难求的现象级演出事件。2024年底,他又带着《887》来到江西赣州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会昌,参加“会昌戏剧季002”。

技术是为故事服务的

  舞台就像一个巨大的“记忆魔盒”,等比例缩小的居民楼内外,迷你家具模型、生动的小人偶、驶过来驶过去的出租车和坐在里面的父亲……在勒帕吉的讲述下,那些装置似乎成为表演者“说起了话”,将观众带到半个多世纪前的魁北克。

  公寓模型后部打开并向两侧延伸,水平旋转面向观众,就是当下勒帕吉的居所——一个与现实中大小相同的空间,这样的时空交错带给观众一种梦幻的感觉。

  《887》呈现的视觉奇观令人惊叹。戴高乐访问魁北克的那场戏中,勒帕吉推着林肯敞篷车模型在《马赛曲》音乐声中飞速穿过游行队伍——欢迎法国总统到访的魁北克法国裔民众,他同时用手机拍摄这一过程,在大屏幕实时成像,人群面目模糊不清。接着,勒帕吉说道,“如此短暂的时间,如此漫长的等待,这一刻将在我们的想象中留下印记!”然后,他用倒带的方式让汽车模型缓缓驶回起点,用手机拍摄的实时影像中欢庆人群的面孔清晰可见。

  在勒帕吉的作品中,装置和技术似乎成为比人更显著的“表演者”。对此,勒帕吉对《环球》杂志记者说,“我们是来讲故事的,而技术是用来帮助延伸、解释、诠释故事的,技术与表演者相辅相成。”

  勒帕吉始终认为自己要创作新的东西,“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新东西改变了艺术,我们必须去了解这些新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样才能提出不同的主张。我非常喜欢冒险,我试着让自己身处险境,有时会碰壁,有时会失败,但很多时候都能成功。你必须去一些‘不使用过去配方’的地方,并且要相信观众会帮助你理解你所讲的东西。”

个体记忆与社会责任

  在勒帕吉浓缩的童年记忆中,从军队复员后开出租车谋生的父亲、忧伤而坚韧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祖母、一起长大的哥哥和姐妹、鼓励他成为建筑师的姨父、不同背景的邻居家庭、来访的戴高乐将军和欢迎人群,以及那个小小的自己,所有人的故事一一呈现,观众得以窥见那个时期以法裔群体为主体的魁北克的社会生活、文化冲突、语言身份认同以及政治动荡。

  勒帕吉萌生创作《887》这个半自传作品,缘于他受邀参加“诗歌之夜”50周年庆典,却发现自己无法背诵加拿大女诗人米歇尔·拉隆德的诗歌《说白人话》(拉隆德创作于1968年的一首法语诗歌,它控诉了英语及英美文化对以法语为母语的加拿大人在语言、文化和经济上的剥削和压迫),于是他尝试运用“记忆宫殿”技术,将文字信息附着在熟悉的空间环境和可视化物体上,以此来增强记忆。

《887》剧照

  据勒帕吉介绍,在加拿大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占主导,直到上世纪60年代,部分讲法语的地区开始自我解放,《说白人话》就是一种见证,“美国南部黑人奴隶时代,压迫者会让黑人‘speak white(说白人话)’,这就变成一种通用的表达。我想借此表达,每种语言都有它代表的某种文化内涵。”

  最终,在“记忆宫殿”的唤醒下,勒帕吉将默里大道887号公寓的个人记忆与诗歌所表达的内涵联系起来,最终在“诗歌之夜”50周年庆典上背诵下《说白人话》,他在《887》的舞台上对这段背诵进行了动情演绎。

  勒帕吉对《环球》杂志记者说,个人记忆的呈现对一个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你讲的是一个非常私人的故事,但它与一个大的集体故事、历史故事有关。我认为,艺术家的工作就是提醒人们记住一些事情,因为我们的社会通常没有‘长久记忆’,这个世界总是在发生同样的错误、出现同样的问题。艺术家就是要提醒过去、提醒错误、提醒解决方案。”

  他将艺术家比喻成“翻译者”——尽可能真实地去反映现实,通过诗意的感性呈现,让观众去了解社会、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作为‘翻译者’,我们的工作不是去解释事物,而是以一种清晰的、诚实的方式去呈现事物本身。”

小城一隅的“世界剧场”

  《887》是“会昌戏剧季002”重磅国际特邀演出剧目,不少观众为其专程从外地赶到会昌,有慕名而来,也有5月在上海看过演出这次来二刷、多刷的。勒帕吉对《环球》杂志记者说,以后想更频繁地到中国演出,“中国很棒,既有非常传统的东西,也有非常现代的东西。这两种力量交织,是生机的唤醒和对新事物的渴望。”

  在勒帕吉看来,迎来第二个演出季的会昌戏剧小镇,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命题”,他说这里与他在魁北克的家乡类似——魁北克也有一个带围墙的老城区,“我非常喜欢会昌戏剧小镇,这里有很多剧场、工作室、戏剧学校,相较于注重市场的大城市,人们在这里可以集中精力发挥创造力,让一些东西生长起来。”

  当年,“小镇青年”勒帕吉先是在魁北克戏剧艺术学校就读,接着又赴法国深造,后来回到家乡开启他的艺术创作之路。1994年,他创办机器神——这是一个剧团名,但勒帕吉认为团名不该使用“戏剧”一词。机器神创意团队包括演员、作家、舞台设计、操偶师、数位设计、杂技演员等等,他们认为“艺术形式的框架不该被既定的艺术概念与结构所局限”。

  1997年,勒帕吉主导的跨领域创意中心La Caserne在魁北克成立,他希望能在这里孵化新的作品。2019年,他又在魁北克推动建成钻石剧院,这里成为大众和各领域创作者的艺术根据地。无论在国际上取得多大成就,勒帕吉都始终没有忘记家乡魁北克。“让一些东西生长起来”,是他对家乡发展的美好期许。

  “我成立钻石剧院,就是希望在我们的城市里慢慢创造出各种艺术生态。”勒帕吉说,“我的家乡离大城市很远,我们那边大部分人都去大城市打拼,但小镇是有机会作为孵化地的,因为艺术需要孵化。”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