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阅读让思维可见-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5 04/23 09:53:26
来源:新华网

分享式阅读让思维可见

字体:

  新华社广州4月22日电(记者郑天虹、马晓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书声朗朗、书香氤氲的校园里,书籍因为阅读而流动起来,阅读因分享而灵动起来。孩子们从“静窗闻细韵”到生动演绎,激烈思辩,在分享式阅读里品尝人间至味是书香。

  广州市荔湾区是西关老区。康有为纪念小学是该区较具代表性的历史名校。走进校园,带有西关雅韵的“有为书苑”开启了孩子们与书相伴的一天。书苑里摆放着学生们从广州各个图书馆借来的书,通过馆校合作,广州市大部分学校实现了与各图书馆的通借通还。馆藏图书因孩子们的阅读在校园内外“流动”起来。

  广州康有为纪念小学学生在自助借阅机上借书。 新华社记者 马晓澄 摄

  “读书养正气,要入情入景入心。”康有为纪念小学党总支书记魏智华说。听、说、读、享、演是学校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深度阅读的方式。在“书苑”里,孩子们在朗读机的带领下,体会“有声”阅读的韵律;在自助借阅机前,四年级的邹铭同学正扫脸借书还书,她最近看的一本有关故宫神兽的书引发了她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在阅读室里,三、四年级的孩子们正在演绎《安徒生童话》,漂亮的美人鱼、帅气的锡兵、邪恶的巫婆仿佛从童话中走了出来。

  分享互动式阅读是康有为纪念小学创新读书的新模式。三年级的陈翰同学在读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在班级图书角写了一个帖子:小女孩赤着脚在寒冷的大街上卖火柴,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她又冷又饿,最后冻死在街头。这个悲惨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很快,这则帖子下面获得了26个同学点赞和14个同学评论。有同学说:“细节太好了!”还有同学说:“我也要把这个抄在阅读本上。”“同辈的欣赏和认同,是孩子们坚持阅读的重要动力来源,这种分享互动式阅读让他们的思维可见,让交流碰撞更易发生,阅读兴趣悄然生长。”魏智华说。

  在老牌书香校园——广州市第二中学里,学校初、高中校区两个图书馆建筑面积共约6000平方米,藏书约20万册,可同时容纳800人到馆阅读。据统计,馆藏图书流通量每年超过20万册,借阅人数超过3000人次,每年借还图书约9万册,学生到馆率100%。

  广州市第二中学学生在图书馆自主阅读。新华社发

  读书会是该校师生共赴的聚会。成立近10年的鸣蝉教师读书会是火种,带动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共享读书盛宴。学生社团“书影摇曳”读书会从每学期举办两三次,到每月举办两三次,分享嘉宾可以是在校师生,可以是名人名家,还可以是杰出校友。

  在最近的一次“书影摇曳”读书会上,化学科老师柯贤澜带领学生共读《改变世界的非凡发现》,通过2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历程,解码科学家的核心特质:敢于质疑、勇于试错、执着求真。

  “若一生未获认可,是否仍要坚持?”一位同学提出自己的疑问。柯老师以古迪纳夫97岁终获诺奖的经历回应:“科学探索的价值,超越荣誉本身。”他寄语青年:“包容错误,保持好奇,科学之路亦是自我突破之路。”

  “阅读,已不仅是目光与铅字的相遇,更是青春与理想的对话。”同学们这样形容学校的读书会活动。(视频:陈雪莹 严逸涵)

【纠错】 【责任编辑:吕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