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對服務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依法治國等作出全面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以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法律援助發(fā)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斷擴大法律援助范圍,提高援助質量,,深化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保證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獲得及時有效法律幫助。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我們想重點推進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增強群眾在法治領域的獲得感。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和經濟困難標準界定了法律援助的受援面,,直接關系到法律援助受援人群,。我們考慮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范圍,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法律援助服務供給機制,,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推動將涉及勞動保障,、食品藥品,、教育醫(yī)療、婚姻家庭等普遍納入法律援助事項范圍,;將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普遍調整為低收入標準,,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施費用分擔制度,將法律援助覆蓋人群逐步拓展至中低收入群體,,幫助更多困難群眾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基本生產生活方面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要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務,依托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延伸法律援助觸角,,這個平臺包括網(wǎng)上平臺,、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以及實體三大平臺,延伸法律援助的觸角,,實現(xiàn)法律援助咨詢服務全覆蓋,。同時適應農民工,、下崗失業(yè)人員、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和軍人軍屬等特殊群體對法律援助需求,,提供方便及時的服務,,增強群眾在法治領域的獲得感。
二是提高法律援助質量,,更好地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我們經常講質量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線,直接關系到黨委政府和司法行政機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著眼于為困難群眾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我們將著力加強“三個體系”建設,,就是健全完善服務標準體系,、質量監(jiān)控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制定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質量標準;完善全國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tǒng),,加大信息技術在法律援助流程管理,、質量評估、業(yè)績考核等方面的應用,;綜合運用庭審旁聽,、案卷檢查,、回訪受援人,、質量評估、質量公布等方式強化案件質量管理,;加強法律援助案例庫建設,,發(fā)揮典型案例在指導辦案、提升質量中的作用,,使免費的法律援助具有與收費法律服務同樣的品質,,滿足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的需要。
三是深化法律援助制度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按照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要求,,健全完善依申請和辦案機關通知辯護工作機制。深入推進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在看守所,、人民法院全部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礎上,進一步規(guī)范值班律師工作運行機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各個階段都能獲得值班律師的法律幫助,發(fā)揮值班律師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中的職能作用,。加強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擴大通知辯護范圍到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一審案件、二審案件,、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審理的案件中,,對簡易程序、速裁程序案件中沒有辯護人的被告人,,由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保障每一個刑事被告人的辯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