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虎點兵:選潛艇,,靜音和配套孰重孰輕,?
??? 新華網北京5月6日電 法國日前擊敗德國和日本競爭者,,贏得12艘潛艇的大單,。法國一片歡呼,,日本一臉無奈,。
????之前,,日本的“蒼龍”級潛艇被炒得火熱,,被普遍認為是澳大利亞下一代常規(guī)潛艇的合適選項,。而結果出乎意料,,這個大單落最終落到了法國“短鰭梭魚”級上。
????澳大利亞對潛艇的選擇過程說明了很多問題,。
????靜音性能也是個“坑”
????談到常規(guī)潛艇,,大家第一個反應是靜音性能,但靜音性能也是個“坑”,。
????因為,,潛艇在不同航速和狀態(tài)下,其噪音是不一樣的,。如果進行比較,,不該是兩個單獨數據的比較,而應是一組圖譜的比較,。不要說軍事愛好者,、發(fā)燒友,就是專業(yè)人士,,這都是相當困難的事,。
????比如私家車的胎噪,某品牌宣傳說自己輪胎的胎噪是最低的,,但在實際使用中,,直觀感受很可能和廣告宣傳并不一致。
????潛艇噪音和汽車胎噪類似。處在同代技術水平的常規(guī)潛艇,,噪音差值應該比較小,,特別是對于世界軍貿市場上賣得比較好的潛艇來說。但講到“誰的噪音更低”,,恐怕更多是感覺的東西,。當年,俄羅斯的“基洛”級被稱為“大洋黑洞”,,表明其噪音很低,,但后來又有說法——“基洛”級靜音性能不如法國、德國潛艇,,甚至不如日本潛艇,。
????潛艇在設計過程中的確會有一個取向——控制噪音,主要控制在某個速度段或某種狀態(tài)下的噪音,,如果拿這個狀態(tài)跟其它狀態(tài)比,,噪音的控制就遠不那么嚴格。
????另外,,控制噪音所付出的代價是相當大的,。比如,貼消音瓦對艇內空間的要求,,對排水量的要求很高,。所以,比較常規(guī)潛艇的靜音性能,,實際意義并不大,。
????配套能力更重要
????和靜音相比,配套能力更重要,。潛艇是一個平臺,,打仗靠的是聲納和艇載武器。這就像比較水面艦艇時,,首先比較的是雷達,、導彈、艦載武器等,。
????就常規(guī)潛艇而言,,法國在聲納上排名第一應沒有爭議。所以,,澳大利亞選潛艇,,更看重這些性能。
????配套上,,還有艇載武器,。艇載武器的配套分幾個檔次:第一,有沒有世界第一梯隊水平的主戰(zhàn)魚雷;第二,,有沒有潛射的反艦導彈,;第三,有沒有潛射的攻陸巡航導彈,。
????日本潛艇能完成自主配套的就是主戰(zhàn)魚雷,,但潛射的反艦導彈,那對不起,,拿美國的“魚叉”來,;再想配攻陸的潛射巡航導彈,在一般的國際軍貿市場上,,供貨者很少,而且有很多制約,。
????相比之下,,法國潛艇的配套能力比日本強得多,不僅能夠提供潛射的重型魚雷,,能夠提供潛射的反艦導彈,,還可以提供射程和性能相對有限的潛射攻陸巡航導彈。所以說法國潛艇拿下這個訂單是有原因的,。
????實戰(zhàn)表現,,不容小覷
????澳大利亞的潛艇選擇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實戰(zhàn)表現。因為二戰(zhàn)之后,,所有的常規(guī)潛艇中只有法國潛艇取得過戰(zhàn)果,。
????那是在印巴戰(zhàn)爭時,巴基斯坦海軍用一艘法國“女神級”潛艇擊沉了印度一艘護衛(wèi)艦,,這是二戰(zhàn)之后常規(guī)潛艇的經典戰(zhàn)例,。
????有人說法國人是運氣好,碰上打仗了,。其實不是這樣的——1982年的馬島戰(zhàn)爭,,阿根廷裝備了德國的209潛艇,但其表現不遂人意,。
????當然,,對更多國家潛艇來說,雖然它們沒有參加過實戰(zhàn),,但是日常訓練,、演習和裝備的情況,也能體現出一個國家潛艇的實用性,。但這需要一個“指標”,,就是必須生產裝備足夠數量的同型潛艇。
????從這個角度上說,俄羅斯,、法國,、德國,包括中國的常規(guī)潛艇表現都靠譜,,因為生產裝備數量足夠大,,訓練強度足夠大,有問題會早早暴露出來,。相比之下,,日本的常規(guī)潛艇生產裝備數量雖然也不算少,也能夠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其可靠性,,但和這幾個國家比還是略有差距的,。
????所以,評價一型潛艇,,有些內容要比廣告宣傳的噱頭式的技術性能和技術指標更為重要,。(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