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虎點兵|中國空軍未來轟炸機:哪個“轟”更重要,?
????新華網(wǎng)北京9月13日電(陳虎)中國空軍未來轟炸機近日引發(fā)網(wǎng)友關注,,網(wǎng)友給這種新型轟炸機起了許多簡稱,有的叫“大轟”,,有的叫“隱轟”,。而隨著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公開講出遠程轟炸機之后,,又多了一個名字——“遠轟”。
????“遠轟”“大轟”“隱轟”這三個不同簡稱,,代表了轟炸機研發(fā)的未來趨向,。“遠轟”“隱轟”“大轟”,,到底哪一個才是中國空軍最需要的,?
????“大轟”,更多的是偏向載彈能力,。目前,,轟-6K載彈能力有限,其主戰(zhàn)武器基本上是采用翼下掛載,,機內(nèi)彈艙實際載彈能力有限,所以軍迷網(wǎng)友希望未來的轟炸機應有更大的載彈能力,,特別是應具備采用彈艙攜載遠程巡航導彈的能力,,而攜載數(shù)量顯然也應該超過轟-6K。
????但若把載彈能力和其它性能拿來比較,,在滿足其它性能的條件下,,載彈能力反倒是一個可大可小的指標。不過這個“可大可小”,,至少是——既不會比轟-6K更小,,也不一定追求B-52、B-1那樣的載彈量,??赡艽蠖鄶?shù)人不會把載彈能力排在核心性能的第1位。
????隱轟,,強調(diào)的是突防,。可能有人認為,,如果把轟炸機作為巡航導彈平臺,,轟炸機其實不需要突防。對其他空軍來說,,這個說法或許成立,,但對中國空軍來說,則存在問題,。
????從地理位置看,,如果執(zhí)行遠程作戰(zhàn)任務,中國空軍飛機首先要穿越第一島鏈,,這就是一個突防的過程,。因為在這個島鏈上有不同國家的雷達,,各國在這個島鏈上部署的空中力量等也可對轟炸機實施有效攔截。也就是說,,一出門就面臨著突防的任務,。
????針對這種情況,中國轟炸機會不會把突防要求作為首要考慮呢,?突破島嶼鏈,,這樣的突防和對敵國國土縱深目標實施突防打擊,兩者要求實際上不一樣,。因為島鏈上的預警系統(tǒng)和攔截力量,,相對而言不是特別密集,它其實對轟炸機突防能力的考驗遠不像對攻擊目標凌空轟炸那么高,。
????“遠轟”,,就是航程的問題。這對中國空軍來說,,是一個極其現(xiàn)實的問題,。面對著浩瀚的太平洋,中國潛在的打擊目標基本是分布在大洋的縱深,,甚至是彼岸,,這對轟炸機航程、作戰(zhàn)半徑要求極高,。比如轟-6K,,有人分析它的作戰(zhàn)半徑可達4000公里,航程可達8000公里,。按說這個航程和作戰(zhàn)半徑不算小,,但對中國空軍來講遠遠不夠。
????要想打擊太平洋縱深的目標,,至少需要10000公里以上的航程和5000公里以上的作戰(zhàn)半徑,。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航程是中國未來轟炸機的一個硬指標,。
????圍繞中國未來轟炸機的猜測和討論,可能還會延續(xù)很長時間,。以上僅僅是作為一個愛好者,,從個人的角度提出分析和猜測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