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月5日電? 題:沙家浜連:傳承“沙家浜精神”激發(fā)出不竭動力
曹志國,、殷杰、劉小紅
前不久,在第83集團軍某旅組織的比武考核中,,“沙家浜連”再次斬獲桂冠,并打破3項考核記錄,。
“陽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嚴冬,,三十六個傷病員高舉共產黨的旗幟……”當記者走進第83集團軍某旅“沙家浜連”,,恰逢連隊開展“不忘初心,紅色基因代代傳”教育,,官兵們高唱連歌《你是游擊兵團》,,而此時,他們剛結束了一輪連貫性比武考核,。
“沙家浜連”有著光輝的歷史,。它的前身為1939年12月由新四軍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西撤揚中時,在江蘇陽澄湖畔留下的36名傷病員組建起來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指揮部特務連”,。他們克服敵人掃蕩搜捕,、藥品奇缺,、環(huán)境惡劣等困難,懷著對黨的赤膽忠誠,,團結和依靠當地人民群眾,,與傷病作斗爭,與敵人靈活周旋,,邊戰(zhàn)斗邊壯大,,勝利保存了“蘆蕩火種”,鑄就了“一心向黨,、英勇頑強,、百折不撓、熱愛人民”的“沙家浜精神”,。
在“沙家浜精神”的傳承中,,一代代“沙家浜連”官兵始終堅持忠心向黨的信念永不變、勇于戰(zhàn)斗的精神永不變,、同甘共苦的情誼永不變,。
參加確山系列演習,連隊奉命駐守咽喉要道,。連隊官兵利用靈活機動的戰(zhàn)術,,打退數倍敵方多輪猛攻,確保了陣地安全,。
部隊改制換裝,,面對信息化新裝備,缺經驗,、缺教材,、缺規(guī)范。連長焦明浩召集技術骨干組成攻關小組,,逐條線路摸索內部電路,,和廠方師傅一起改寫射擊評定程序,按照新式裝甲車的技戰(zhàn)術性能編寫教案……連續(xù)奮斗200多個日日夜夜,,他們先后創(chuàng)新和改造訓練器材5個類型21件,,為新裝備全面列裝蹚開了路子。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指導員劉海軍第一時間組織新兵參觀連隊榮譽室,,通過講革命故事,讀革命歷史讓官兵進一步熟悉傳承“沙家浜精神”,;把“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活動引入日常,引導官兵弘揚部隊光榮傳統(tǒng),把學習領悟報告精神激發(fā)的政治熱情轉化為練兵備戰(zhàn)的強大動力,。邀請連隊老前輩講連史講傳統(tǒng),,充分發(fā)揮“活歷史”的教育引領作用,讓連隊官兵知史,、懂史,、用史。
在“沙家浜精神”激勵下,,官兵在部隊建設中勇創(chuàng)佳績:連續(xù)20年被集團軍以上單位評為“基層建設標兵連”,,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2次、集體二等功3次,、集體三等功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