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題:始終追隨黨的腳步——離休干部周智夫不忘初心忠誠于黨記事
李清華,、張圣濤、楊慶民
2018年春天,,吳洋的外公周智夫永遠地離去了。但他生前上黨課的身影,,吳洋始終記憶猶新,。
當她還是個小女孩時,古稀之年的外公,,常常帶著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拄著拐杖去上黨課。此后20多年間,,外祖父的腰佝僂得更厲害了,,腿腳也不靈便了,但每周的黨課他從沒有落下,。
干休所的同志勸他在家里學習,。他說:“只要我動得了,就來,?!?/p>
“從姥爺家到干休所會議室,不到100步,。但他負過傷,,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側(cè)第六根肋骨被摘除,,都90歲高齡了,,所以每次都走得很慢?!眳茄笳f,,后來實在走不動了就坐輪椅,讓家人推著,,還是要去聽黨課,。
“姥爺晚年去上黨課,每走一步都很艱難,,在我心中,,他就是一名戰(zhàn)士,他教會了我堅持,?!闭f到這里,吳洋的眼圈紅了。
周智夫生前常說,,人老了身體容易流失鈣,,但精神上的“鈣”絕不能丟,堅持學習黨的理論才能不缺“鈣”,。
“父親生前常和我們講他年輕時參加戰(zhàn)斗的往事,,每次都說自己的命是黨給的,是戰(zhàn)友給的,,不能對不起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周智夫的二女兒周衛(wèi)平說,,解放戰(zhàn)爭時期,,父親在一次戰(zhàn)斗中被一顆子彈打中左肩、貫通右肺,,戰(zhàn)友們一邊戰(zhàn)斗,,一邊用擔架抬著他轉(zhuǎn)移,先后7次輾轉(zhuǎn)治療才保住了命,。
認為是黨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是戰(zhàn)友們的犧牲換得了自己新生的周智夫,一輩子始終不敢懈怠,,對黨的事業(yè)無比忠誠,。
周智夫4次跨省調(diào)動,20多次變換崗位,,從來都是服從安排,,毫無怨言。
?。保梗叮改辏对?,在重慶工作了11年的周智夫,家庭和工作安穩(wěn)下來,,組織又派他去遠在云南的原第二炮兵某基地醫(yī)院工作,,他二話沒說再次出發(fā)。
數(shù)次搬家,,最終導致他的五個子女分別居住在北京,、重慶、九江和徐州,。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屈指可數(shù),,他的葬禮是全家人聚得最齊的一次。
周智夫不僅自己忠誠于黨,,也要求家人永遠不要忘了黨的恩情,。
上個世紀70年代,,邊境發(fā)生戰(zhàn)事。小兒子周衛(wèi)民服役期滿,,剛被下了退伍命令,。周智夫要求他留隊待命,做好上戰(zhàn)場的準備,。周衛(wèi)民當天就申請推遲退伍,直到得知輪不到所在部隊上前線時,,才退伍回了老家徐州,。
當時周智夫帶著妻子和兩個小女兒已搬到北京生活,周衛(wèi)民有條件要求退伍到父親身邊,,但父親給他寫信說:“你回老家支援當?shù)亟ㄔO吧,,那里更需要人?!备缸忧樯?,周衛(wèi)民憑著父親這一句話,從此就留在了徐州,。
得知曾外孫潘怡霖要去國外讀書,,周智夫再三叮囑:“你的根在中國,學成后要報效祖國,?!?/p>
2014年12月8日,,周智夫90周歲生日,。這一天,原第二炮兵裝備部直工部領(lǐng)導到周智夫家里給他祝賀生日,。周智夫十分高興,,他說這是他戎馬一生過得最開心的一個生日。
第二天,,干休所的同志挑選了12張生日照片,,配上“祝周智夫老首長健康長壽”“一心向黨赤膽忠誠為國建功業(yè),九旬老兵精神矍鑠家庭最幸?!弊8<恼Z,,為周智夫制作了宣傳櫥窗。
如今,,這塊從宣傳櫥窗更換下來的展布依然掛在周智夫家的客廳里,。在周智夫的心里,這不是普通的生日祝福寄語,,是代表了黨組織的肯定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