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wǎng)論:“幸福海南”是海南深化改革的校準點
“幸福海南”是海南深化改革的校準點
——“十八大精神中的海南機遇”系列南海網(wǎng)論(二)
南海網(wǎng)編輯部
海南,,從她升格為一個省的時候起,就打下了改革的鮮明烙印,。南海之濱,,驚濤拍岸。2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感受到,,改革仍是中國的最強音。中央明確指出:要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改革是中國發(fā)展的最大紅利,尤其是進入“攻堅區(qū)”和“深水區(qū)”,,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新的歷史任務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全面小康,,不僅僅是一個GDP總量預計在鴉片戰(zhàn)爭后200年重返全球第一的中國夢,,還是一個從傳統(tǒng)儒家理想到黨的執(zhí)政興國理念中一直期望的共同富裕、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它包含了“人的現(xiàn)代化”,,將迎來“幸福中國”的實現(xiàn)。所以,,我們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看到,,對經濟發(fā)展速度上的要求沒有降低,,但改革勢能的釋放重點轉移到了人民生活的普遍幸福上,也就是在“共同富?!钡淖非笊?,予以改革校準。
報告要求,,到2020年,中國要實現(xiàn)GDP和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與“收入倍增計劃”相配套的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總體實現(xiàn)。反映在切蛋糕方式的變革上,,就是“努力實現(xiàn)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fā)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雙同步,、雙提高”。
肩負“改革排頭兵”期許的海南,,善于捕捉改革的時機,。“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這對于成功試水“小財政、大民生”的海南而言,,并不陌生,。過去五年,海南實際民生投入累計1704億元,,年均增長38.5%,,是GDP平均增速的近3倍。海南率先在全國實施“兩免一補”,,保障房建設強度及保障覆蓋面連續(xù)3年超全國平均水平,。2011年城鎮(zhèn)、農村居民收入增幅開始全面領跑GDP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幸福海南”的實現(xiàn),,本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題中之義,,也契合中國改革發(fā)展的大趨勢。今年4月召開的省第六次黨代會作出部署,,要“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先行區(qū)”,,針對性地要求實現(xiàn)居民收入翻番,、全面解決住房、社會保障,、教育,、醫(yī)療、文化,、安全等公共服務問題七大目標,,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標準和普惠水平,一定要讓海南人民的綜合生活質量走在全國的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chuàng)造的,。……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痹谛乱粚弥醒胝尉殖N浾咭娒鏁希暯娇倳浀闹v話簡短,,卻對“幸?!弊髁松鲜鲈敱M的定義,飽含深意,。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睔v史發(fā)展到今天,,結合當前的改革實際,就不難看出,,對幸福的國家追求,,既是全面小康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央將公共服務的提升,、政府職能的轉換,,當作了借重人民群眾的廣泛力量,,撬動新一輪改革,度過轉型時期的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著力點,、總抓手,。一切改革,將以此為校準點,。
已經具備先行經驗的海南,,理當從改革動力、活力,、路徑和安全閥的戰(zhàn)略高度,,充分認識到建設“幸福海南”的杠桿效應,在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先行區(qū)”的實踐中,,不但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居民收入增幅將跑贏GDP,、CPI和財政收入,,真正藏富于民,藏發(fā)展的內驅力于民,;還要推動社會改革,,用公平正義來保障全省人民的真正幸福和對改革的穩(wěn)定預期,實現(xiàn)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回歸,,全面解決經濟發(fā)展的健康性,、合法性問題。
海南雖是小省,,但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卻恰好有統(tǒng)籌協(xié)調、落實高效的優(yōu)勢,,恰好可以有大追求,。因此,以兩輪驅動的創(chuàng)新方式,,既全力建設“幸福海南”,,又保障“幸福海南”的成果不流失,這來自于人民群眾的關切,,來自于歷史潮流的推動,,這是海南新的機遇,是海南新的使命,。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睓C遇屬于有準備的人,機遇屬于海南,。只要真情投入,、真抓實干,海南就可以大顯身手,,深化改革,,加快發(fā)展,為“幸福中國”提供一個示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