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位駐村扶貧的干部吐苦水,在基層碰到最繁重的工作,,竟然是填表?!澳銈兇寰蛶装倏谌?,哪來這么多表格填?”他抱出兩大摞資料,,疊起來有半人高,,里面有入戶調(diào)查表、貧困戶登記表,,還有貧困戶信息采集表,、民主評議會議記錄等等。有的表格還要求一式三份,,一個數(shù)據(jù)錄入錯誤就得全部推倒重來,。
國務(wù)院扶貧辦去年曾明令制止各地頻繁填表報數(shù)、迎評迎檢,、陪會參會等大量耗費基層干部精力的行為,,目的就是為了“維護脫貧攻堅工作正常秩序”。時間不等人,,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不到兩年,,倒推分解下來任務(wù)非常緊迫,時間是奮戰(zhàn)在扶貧一線的人們最為寶貴的資源,。形式主義有一種自我疊加的慣性,,類似于“半年要評比5次,一次迎檢花20萬”的做法,,無異于將精準扶貧異化成“精準填表”“開會脫貧”,,不僅與中央對扶貧的要求南轅北轍,也浪費了基層扶貧干部精力,,導致做調(diào)查研究,、政策落實、問題化解等真正有意義的事情分身乏術(shù),。
還要看到,,一些人之所以喜好擺弄文字數(shù)據(jù),與混日子,、不擔當?shù)葹楣俨粸閱栴}大有關(guān)系,,也與能力有限導致的落實乏力密不可分,。一項工作分解為幾十項量化指標,隨之而來的是“月督導,、季檢查,、年總結(jié)”,而應(yīng)付督導檢查,,最便捷的方式莫過于將各類表冊“往實處寫”,。于是,精準扶貧變成“紙面躍進”,,實地調(diào)研變成“紙上功夫”,。
考核過于刻板僵硬的問題也不容忽視。舉個例子,,許多地方為了防止駐村干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明確規(guī)定其吃住在村的時間,不僅打卡簽到,,還要時不時派人下去督查暗訪。而實際上,,駐村干部需要花大把時間往返省市縣里,,去爭取政策和資金、協(xié)調(diào)企業(yè)找銷路,。嚴防干部走讀的硬規(guī)定,,執(zhí)行不好就可能束縛辦事熱情。記者就曾親遇一例,。某駐村干部到縣農(nóng)牧局來咨詢紅心柚種植事宜,,商談完事情已是晚上11點多,本欲在縣城休息,,礙于制度規(guī)定,,不得不趕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回到村子里。
形式做得再認真再漂亮,,也不過是形式,。某西部地級市在去年底對下屬10個區(qū)縣的脫貧工作開展評估,單貧困人口錯退率一項,,有區(qū)縣便高達29.8%,。必須解放扶貧干部的時間,同時引導扶貧干部把精力投入到干實事,、察真情,、扶真貧、下真功,、講真話,、報真數(shù)上,。脫貧攻堅完成得怎么樣,老百姓的評判最有說服力,。無論扶貧督查還是脫貧驗收,,都不能成了“政府一家的事情”,或者成了“‘一把手’說了算”的事情,。讓每一個貧困群眾都能參與到扶貧考核驗收中,,讓村村戶戶的脫貧成效接受公眾評判,才能更好地杜絕材料泛濫,、數(shù)據(jù)造假問題,,扶貧工作才能經(jīng)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在一名省直機關(guān)掛幫干部發(fā)來的視頻里,,一位女村干部在奮筆填表,,旁邊椅子上躺著她4個月大的寶寶。這樣的精神值得肯定,,卻也讓人看到基層干部的無奈,。精準扶貧是必須立足具體、熟悉情況才能做下來的事業(yè),,而且越到最后越需要少填些搞形式的表格,,多跑點摸情況的土路,往細處落實,、往實處落細,。不妨以持之以恒反“四風”為契機,以加強理論和業(yè)務(wù)學習為抓手,,徹底擠出基層落實的水分,,切實提高脫貧攻堅戰(zhàn)的實績。
![](http://www.news.cn/res/xhwimg/xl2017/images/bg6.jpg)
-
“反向春運”漸成潮流 你愿意這樣過年嗎,?
2018-02-08 08:27:27
-
從“偷菜”到“養(yǎng)蛙”,,中國白領(lǐng)的十年孤獨
2018-02-08 08:44:30
-
2018年金融市場,資本未必會逐步流向美國
2018-02-08 08:44:30
-
除了祭灶,,小年還有什么習俗,?
2018-02-08 08:40:56
-
春運歸家路上,有哪些"變"與"不變",?
2018-02-07 08: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