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成的孔子博物館(11月16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新華社濟南11月26日電(記者魏圣曜、李永錫,、蘭恭來)耗時5年建成的孔子博物館26日上午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正式開館試運行,,首批2000多件文物搬出孔府文物檔案館、進入孔子博物館,,今后將有69萬件孔府文物逐批“喬遷新居”,。
受限于缺少展覽展示條件,人們對孔府的印象長期停留在建筑外觀,,孔府內的文物很少有人看得到,。其實,這里文物數(shù)量驚人:35類全國可移動文物中,,孔府文物涵蓋34類,,文物藏品多達69萬多件、約34萬套,,可移動文物數(shù)量列全國前十,、山東省第一。
“這應當是歷史上孔府文物首次集體‘搬家’,,也是首次如此大規(guī)模地面向世人展覽,。”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后裔儒學促進委員會會長,、93歲的孔子第77代孫孔德墉曾在孔府內居住過8年。他說,,透過這一件件穿越歷史滄桑的文物,,人們可以讀懂孔府何以被稱為“天下第一家”。
戰(zhàn)國時期的黃玉馬,、錫銀滿漢全席餐具,、明代蟒袍、記錄400多年歷史的孔府檔案……歷經數(shù)月準備,,從11月中旬起,,2000多件孔府文物開始打包,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就達近百件,。
?
11月26日,,孔子博物館開館試運行。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專用于祭孔大典的10件形制古樸、紋飾精美的青銅器“商周十供”也在首批展陳中,。作為孔府御賜文物的代表和國寶級文物,,“商周十供”是我國稀有的完整成組傳世的青銅器瑰寶。
孔子博物館青銅器組藏品保管員褚紅軒介紹,,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帝親臨曲阜祭孔,發(fā)現(xiàn)孔廟孔府的祭器“不過漢時所造,,且色澤亦不能甚古”,,遂從宮中所藏挑出10件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作為賞賜,每一供都刻有篆文“乾隆御賞”,。
新華社記者此前獨家采訪了文物打包,、搬運的全過程。記者20日在現(xiàn)場時看到,,一輛交警車負責在最前面開路,,中間是裝文物的專用貨車,四角各有一輛巡特警摩托,,最后還有一輛特警車押護,,執(zhí)勤特警全部荷槍實彈。
孔子博物館(原孔府文物檔案館)藏品保管部主任孔祥軍說,,1993年建成的“孔府文物檔案館”,,隨著時代變遷功能逐漸落后,不僅部分文物得不到妥善保藏,,更無法滿足文物修復,、展覽陳列、教育科研等需求,。
踏入孔子博物館的第一個展廳“序廳·大哉孔子”,,環(huán)繞式投影幕墻、星空穹頂,,立刻將參觀者帶入2500多年前那個動蕩的社會,。據孔子博物館副館長金泉介紹,,新建成的孔子博物館總建設面積5.5萬平方米,,高達32米。相較于擁擠老舊的檔案館,,孔子博物館現(xiàn)代感,、科技感十足。

-
大數(shù)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