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12月16日電?題:安井學校的“美麗”三變
李凡、譚曉紅
坐落于貴陽市云巖區(qū)黔靈鎮(zhèn)的安井學校始建于1959年,,由兩所近60年歷史的鄉(xiāng)村學校合并而成,。近年來,伴隨城市化進程,,安井學校從地處偏遠的鄉(xiāng)村學校變成擁有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的城區(qū)學校:校園變美了,,課堂更豐富了,孩子們也越來越自信了,。
這是安井學校外景(12月6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學校變了:告別舊校舍,走進新校園
過去交通不便,,安井學校曾是黔靈鎮(zhèn)最偏遠的學校,。“那時的學校只有幾間教室,,教室里放著幾張破舊的書桌和一塊看不太清楚字的黑板,,村里的孩子都在這里讀書?!睂W校老師周永平從小在安井學校讀書,,困難的教學條件讓他一生難忘。
周永平回憶說,,1998年,,學校旁邊的南明河發(fā)大水,肆虐的洪水淹到了學校樓房的第二層,,幸虧村民們自發(fā)幫著學校搶救物資,,才渡過了難關,。2008年,凝凍災害將通往學校的道路凍住,,老師們走一個小時山路到學校,,在停水停電的情況下,完成了學校的期末考試,。
落后的辦學條件終于迎來了改變,。隨著貴陽城市化進程的加快,2006年,,兩條城區(qū)交通要道修到了學校周圍,,學校與城區(qū)的交通屏障被打破。2011年,,安井學校和附近的漁安小學被合并成如今的新安井學校,。一年后,四層教學大樓,、塑膠運動操場,、嶄新的實驗樓正式投用。
這是安井學校(12月6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課堂變了:多彩課堂打開學生“夢想的窗”
學校建好后,,一個迫切的問題擺在了新任校長王娜面前。安井學校從拆遷時的100多名學生擴招了1000多人,,學生多是附近村里的孩子以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少數(shù)民族學生占了四成。
“學生的起點低,,怎樣合理設置課程,,增強孩子們的素質教育,成為學校的頭等大事,?!蓖跄日f。
在王娜的帶領下,,安井學校提出了“美麗涵養(yǎng),、善澤悠長”的辦學理念,精心打造“美善”校園文化,。課程設置上,,采取戶內戶外教學、研學結合形式,,開設民族服飾設計,、蠟染、苗族刺繡、剪紙等37個“鄉(xiāng)村少年宮”興趣社團,。
學校還結合實際,,開設“愛在貴州,美在安井”校本課程,,將貴州本地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學校樓頂,,有一處占地400平方米的“校園農場”,,學生們分班級在這里挖土、播種,、施肥和澆水,通過“耕種”,,體驗勞動的辛苦,。“孩子們的父輩是農民,,他們雖然都不再種地,,但也要教會孩子們不能忘根?!蓖跄日f,。
學生在課堂內學習安井學校自己編寫的特色教材《在地》(12月6日攝)。?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孩子變了:“我是一朵自信的花兒”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學校的生態(tài)走廊,,這里有我們貴州最驕傲的建筑——‘天眼’,‘FAST’是它的英文名……”彭浩航是安井學校四年級三班學生,,以前他的膽子比較小,,加入學校小主持人社團后,變得自信,、大方起來,。
學校教導處主任劉潔講了這樣一個故事:2006年,她剛來安井學校上第一堂課時,,竟發(fā)現(xiàn)大冬天里有學生穿著涼鞋,,而且學校也是周邊唯一一所沒有校服的學校?!暗靥幤h,、缺乏自信,孩子們從來沒去參加過校外演出,?!眲嵳f。
辛酸的往事已經遠去,,眼下有件事讓劉潔津津樂道:前不久,,學校合唱團派出42名學生代表參加第九屆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jié)表演,,孩子們甜美的歌聲在她心里久久回味。
近幾年,,安井學校先后被評為貴州省“祖國好,、家鄉(xiāng)美”觀摩實踐基地、貴陽市“四星級綠色學?!钡?。
在學校教學樓一處樓道走廊,40多張學生們燦爛的笑臉照片呈蜂窩狀貼在墻面上,,格外引人注目,。王娜說,學校將美和善植根孩子們的心中,,努力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從小愛學校、愛家鄉(xiāng),、愛祖國,,進而培養(yǎng)新一代少年的家國情懷。
在學?!班l(xiāng)村少年宮”一角,,老師們特意為學生寫下這樣一句話:“每一個孩子都有夢,在他們的夢里,,天很藍,,水很清,草很綠,。他們把夢想寫在這里,,總有一天,夢想會熠熠生輝,?!?/p>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