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奇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fā)
新華社杭州1月19日電(記者岳德亮)“……您堅強的背影,,頑強的精神,已深深烙在我們的腦海中,,永不抹去,!永不泯滅……”
每逢清明節(jié),浙江省平湖市的中小學生就會來到施奇烈士的雕像前,,莊嚴地朗誦專門為烈士而作的詩——《永不凋謝的杜鵑花》,,寄托對施奇烈士英勇獻身和她那堅貞不屈精神的敬佩與深深的懷念之情。
施奇,,1922年生,,浙江平湖人。由于家境貧困,,14歲的施奇就進了上海一家繅絲廠做童工,。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后,她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外圍組織中國紅十字會煤業(yè)救護隊,,奔赴抗日前線搶救傷員,。1938年8月,在皖南涇縣參加新四軍,,被編入軍部教導隊學習,,任班長,并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學習結業(yè)后,,被分配到軍部速記班,隨后被調到軍部機要科,,擔任江北大組組長,。
1941年1月,在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施奇鎮(zhèn)定地譯發(fā)電報,,保持與黨中央的聯(lián)系。當敵軍的包圍圈越來越小時,,她按上級命令忍痛毀掉電臺,,燒掉密碼。突圍時不幸被俘,。兇惡的敵人對她百般摧殘蹂躪,,威逼她自首。施奇在遭受折磨后身患重疾,,但面對淫威,,堅貞不屈,,義正詞嚴地痛斥敵人,拒絕敵人的誘降,。敵人惱羞成怒,,將她關進上饒集中營。
在皖南事變中被捕的新四軍戰(zhàn)友們,,看到那個朝氣蓬勃,、健壯美麗的施奇被敵人折磨得奄奄一息,義憤填膺,,悲痛萬分,。施奇對探望她的戰(zhàn)友們說:“別難過,革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些野獸動搖不了我鋼鐵般的意志,,玷污不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心。只要我的心還在跳動,,就決不停止對敵人的斗爭!”她忍受著巨大的折磨,,在獄中寫下揭露敵人罪行的文章。
1941年底,,一批戰(zhàn)友在秘密準備越獄前夕去看望施奇,,她擔心自己的病體會拖累戰(zhàn)友,深情地對大家說:“不要管我了,,你們快走,。請轉告黨組織,雖然我還是個青年黨員,,經(jīng)受的鍛煉和考驗還不夠,,但我的心,至死也想著黨啊!你們出去以后,,把我的遭遇告訴大家,,要控訴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為我和千千萬萬死難的戰(zhàn)友報仇!”
1942年5月,,施奇被敵人活埋于上饒茅家?guī)X,,犧牲時年僅20歲。她被譽為我軍機要戰(zhàn)線上堅貞,、圣潔而崇高的“丹娘”,。
為了紀念這位從平湖市東湖之畔走出的新四軍女英雄,平湖市委,、市政府決定建造一尊全身銅像,,供后人瞻仰。2007年10月12日,,施奇烈士的銅像被安放在東湖景區(qū)的西南角花壇的中央,。
平湖市的干部,、群眾表示,,今天紀念施奇,,就是為了珍視歷史,緬懷先烈,,激勵后人,,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堅忍不拔、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繼承和發(fā)揚顧全大局,、先人后己的革命獻身精神,繼承和發(fā)揚愛國愛鄉(xiāng),、前赴后繼的愛國主義精神,。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