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鄧惠中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fā)
新華社成都5月31日電(記者康錦謙)五月的華鎣山,,細雨綿綿。一座形象生動,、威風凜凜的“雙槍老太婆”塑像佇立在大地上,,引來游人紛紛駐足。蒙蒙細雨牽動著人的思緒,,讓人回想起發(fā)生在這塊紅色土地上的不能忘記的故事。
鄧惠中,,1904年出生在四川岳池,,原名張惠中、張若蘭,。16歲時,,鄧惠中與鄧福謙(中共早期黨員)結了婚?;楹?,兩人相互尊重、恩愛有加,。出于對丈夫鄧福謙的敬仰和深情,,她改名為鄧惠中。在丈夫的影響下,,鄧惠中努力學習文化知識,。1930年,雖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她依然考入了岳池女子師范學校,。1933年從岳池女師畢業(yè)后,曾任小學教員,、校長,。1938年丈夫鄧福謙去延安后,她孤身一人帶著三個孩子白天教書,,晚上辦農村夜校,。她經常利用教師和校長的身份,走家串戶地發(fā)動群眾,,進行抗日宣傳,,秘密從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她還組織了婦女抗敵后援會,團結進步群眾一起投身到抗日救亡運動中去,。
1939年8月,,鄧惠中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擔任過婦女特支書記,、縣委婦女委員等職,。入黨后,鄧惠中更加積極地投身到黨的事業(yè)當中,,她深入農村,,發(fā)動群眾,從中發(fā)展一批先進分子入黨,,壯大了革命力量,。
1946年,鄧惠中在岳池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7年她去川北學習軍事,,回來后發(fā)動群眾,進行戰(zhàn)術演習,、練兵,、習武。她雖纏過腳,,行走不便,,年齡也較大,但仍然經?;b到各地檢查工作,,指揮軍事訓練。后來,,她參加了中共川東地下黨第八工委的領導工作,,組織群眾,積極參加華鎣山地區(qū)的岳池,、武勝起義,,并為起義籌備資金,購買武器彈藥,。起義爆發(fā)后,,她不顧個人安危,奔走在縣城和鄰近農村,,繼續(xù)發(fā)動群眾,。在這個時期她迅速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戰(zhàn)士,成為華鎣山游擊隊的組織者,、培訓者和指揮員,,“雙槍老太婆”的名號叫敵人喪膽,。
1948年的岳池、武勝起義失敗后,,鄧惠中帶領全家居于鄉(xiāng)下,。8月初,次子鄧誠去武勝新場執(zhí)行聯(lián)絡任務,,途中不幸被捕,。她聞訊后,于8月4日帶領長子鄧永義,、女兒鄧葉蕓,、未婚兒媳張淑珍等潛回家中,準備次日去營救鄧誠,。不料在做飯時,,被隔壁鄰居聽到消息告密,全家被捕,。
在敵人半個多月的審訊中,,鄧惠中堅定沉著,毫不動搖,。在特務們以保全兒女性命進行威脅勸誘時,她狠狠打了特務一記耳光,。敵人惱羞成怒,,把她捆起來,用竹簽從指甲釘進去,,釘一下問一句,。她臉上掛滿了豆大汗珠,咬緊牙關,,直到昏死過去,。后來敵人又慘無人道地施以多種酷刑,但她仍堅貞不屈,。在岳池軍法室被多次刑訊后,,她和次子鄧誠一起被押送重慶“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
1949年11月27日,,在渣滓洞大屠殺中,,鄧惠中與其子鄧誠同時殉難,壯烈犧牲,,時年45歲,。
英烈雖已遠去,但精神卻長存不朽,,鼓舞著后人,。今天在鄧惠中烈士戰(zhàn)斗過的四川華鎣,,“送子參軍”一直是當?shù)厝嗣竦墓鈽s傳承。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廣大適齡青年參軍報國的熱情不減,,不少華鎣山游擊隊的后人,繼承父輩之志,,積極入伍報效祖國,。
正如小說《紅巖》中所述:“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yè)聯(lián)系在一起,那是無上的光榮!”回望過去,歷史的轍印依然清晰,,后來者們,,為了共和國的明天,前仆后繼,!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