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7月5日電(記者李偉)4日,湖北省委在武漢舉行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報告團成員用樸實真摯的語言講述了張富清同志的感人事跡,。一個半小時時間里,現(xiàn)場多次響起長時間的掌聲,,不少在座干部群眾感動落淚,。
7月4日,張富清孫女張然在報告會上講述張富清同志的事跡,。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wèi)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印發(fā)《關于開展向張富清同志學習的通知》,。
7月4日,社會各界人士在聆聽報告會時感動落淚,。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報告會上,,恩施軍分區(qū)政治工作處主任劉海倫以保家衛(wèi)國、戰(zhàn)功赫赫為題,,生動講述了張富清永不褪色的英雄精神,。劉海倫曾經(jīng)與張富清有過這樣一段對話:“老英雄,您看上去個不高,、身不壯,為什么打仗這么厲害,?”
“我打仗的秘訣就是不怕死,,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情愿犧牲,,犧牲了也光榮,!”
“信仰和意志”,這不僅是張富清老英雄戰(zhàn)功赫赫的秘訣,,更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無往不勝的真理,。
穿過硝煙戰(zhàn)場,收藏起赫赫戰(zhàn)功,,張富清主動申請來到湖北最西南的偏遠,、貧困落后的角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土家族記者恩施州廣播電視臺的田文莉講述了那個講著陜西話,、總是笑呵呵的轉業(yè)干部張富清,,不給組織添麻煩,任憑歲月磨蝕,,永葆樸實純粹的初心,。
當講到張富清把工作搞起來了,但是他的內(nèi)心深處,,一直心存無法對母親盡孝的愧疚時,,記者哽咽了,現(xiàn)場觀眾跟著落淚,。
1960年,,張富清母親病危,恰逢三年自然災害,,全區(qū)人吃飯成問題,,接到電報的當晚,張富清在日記中寫下,,“工作如此繁重,,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絕對不能向組織提要求,。把工作做好,,就是對娘最好的報答,最好的盡孝,!”
“黨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黨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張富清老人是來鳳建行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第七任行長李甘霖講述了2017年到任不久的一次“愧疚”相遇經(jīng)歷,,當時支行組織召開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地址定在三樓會議室。年過九旬、左腿截肢的老行長整整爬了三層樓,,雖然喘著氣,,但臉上滿是笑容,沒有一絲的責備和抱怨,。
在重溫入黨誓詞時,,看到老行長莊重地舉起右手,站立得穩(wěn)穩(wěn)當當,,雙眼堅毅有神,,李甘霖一下子對這位老黨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工作上離休了,,政治上,、思想上絕不能‘離休’”。離休后,,張富清一直保持著讀書看報學習的習慣,,每天六點起床,七點開始翻閱新聞,,從來沒有間斷過,。
老行長曾對李甘霖等人說過:“不認真學習黨的理論,怎么能說‘聽黨話,、跟黨走’,?我雖然離休了,但永遠是黨的人,?!?/p>
張富清的孫女、湖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教師張然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爺爺竟是一位戰(zhàn)斗英雄。有些吃驚和意外,,但好像又讀懂了爺爺為什么總是那么的堅強,。
張然講述了7年前的張富清截肢后,頑強再次站起來的故事,,一個年近90歲的老人,,忍受著傷口的劇痛,承受10多斤假肢的重量,,還要面對體力的不支,,卻始終沒有放棄,一年之后,,他已經(jīng)可以獨自上樓下樓,、上街買菜。
“如今爺爺?shù)脑竿窃偃ヒ淮问锥急本?,帶著奶奶看看天安門,。”年輕的張然深深體會到,,這是一個曾經(jīng)為共和國流血的戰(zhàn)士,,對祖國的深深眷念。
現(xiàn)場1000余名干部群眾代表認真聆聽了這場報告會,。湖北省榮軍醫(yī)院護士袁曉燕多次感動落淚,,她說:“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張富清老人,,深藏功名六十多年,。他的這種精神品格,很值得我們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結合自己所在的老年護理工作,,我們也要立足崗位,繼續(xù)兢兢業(yè)業(yè),,踏實工作,。”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