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9月25日電 題:窟野河變清了——探訪含沙量最大的黃河支流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窟野河,一條242公里長的黃河支流,,曾創(chuàng)下年輸沙量3.35億噸的歷史紀錄,,含沙量達1700公斤每立方米,是世界河流中最大實測含沙量,。也就是說,,1方水中含1700公斤沙,,流入黃河的基本上是泥漿。
記者近日來到黃土高原上的窟野河,,走進實測到這條河流含沙量極值的水文站——溫家川水文站,。然而,記者發(fā)現(xiàn),,過去含沙量極大的窟野河正在發(fā)生著巨變,。
這是9月7日拍攝的一段窟野河。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溫家川水文站設(shè)在窟野河入黃河口往上14公里處,。發(fā)源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窟野河,,因流經(jīng)沙漠和黃土塬區(qū),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是高含沙水流、特別是高粗沙含量水流的多發(fā)區(qū),,是黃河中游洪水的重要來源區(qū),,也是造成黃河下游河道嚴重淤積的主要來源。
“窟野河在陜西省榆林市神木沙峁頭村注入黃河,。溫家川水文站是窟野河出口控制站,,也是國家重要水文站和國家重點水情報汛站?!秉S河水利委員會榆林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局長蘇念良說,。
蘇念良從1985年開始在溫家川水文站工作,1998年水文站向上遷移到現(xiàn)在賀家川鎮(zhèn)劉家坡村的位置時,,他也曾在這里擔任站長,。1953年,兩名黃河水文工作者跋山涉水來此建站時,,因為荒郊野外而住在一個破廟中很長時間,。如今,交通,、生活和工作條件已今非昔比,,但站上人員的一些生活必需品、辦公用品,,依然要到十幾公里外的鎮(zhèn)上購買,。他們堅守在這里,為窟野河水沙律動把脈,,守護著河流安瀾和健康,。
蘇念良說,窟野河流域降雨多在七八月,又是暴雨中心地帶,,洪水暴漲暴落,,浪高流急,泥沙俱下,。早前,漲水時水頭一到就是三四米高,,就像山體崩塌席卷而來,,勢頭嚇人;落水時,,洪水迅間便銷聲匿跡,,留下滿河灘的爛石、煤塊,,是黃河上有名的怪河,,當?shù)乩相l(xiāng)稱為“賊河”。
然而,,溫家川水文站測得的兩組數(shù)據(jù)顯示,,窟野河水沙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溫家川水文站站長鄭威在窟野河取沙(9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1953年到1996年,,多年平均徑流量6.62億立方米,年最大徑流量14.32億立方米(1959年),;洪峰流量達10000立方米每秒的有7年,;多年平均輸沙量1.11億噸,年最大輸沙量3.35億噸(1959年),;含沙量最大值達1700公斤每立方米(1958年),。
1997年至2018年,多年平均徑流量2.33億立方米,,約為之前的三分之一,,年最大徑流量4.99億立方米(2016年);最大洪峰流量僅為363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輸沙量0.057億噸,,約為之前的0.05倍,年最大輸沙量0.37億噸(1998年),;2007年以來,,年最大含沙量基本小于100立方米每秒。
也就是說,,近年來不僅洪峰少了,,含沙量更是有了天壤之別。為何變化如此之巨?
“上游神府東勝煤田的開發(fā),,退耕還林,、封山禁牧政策的實施,讓窟野河水沙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睖丶掖ㄋ恼菊鹃L鄭威說。
溫家川水文站站長鄭威在窟野河取沙(9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窟野河流域煤炭資源豐富,,位于神府東勝煤田腹地。近年來煤炭開采,、燃煤發(fā)電和煤化工相關(guān)煤炭產(chǎn)業(yè)快速發(fā)展,,窟野河流域用水需求攀升,含沙量巨大的問題已經(jīng)由水環(huán)境污染和水資源供需問題所取代,。
與此同時,,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蓬勃開展,近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初步治理,,主色調(diào)漸次由“黃”變“綠”,。
記者驅(qū)車從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向陜西榆林行進途中看到,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的砒砂巖正在發(fā)生變化,,過去寸草不生的山丘已經(jīng)變?yōu)槠G色,。在溫家川水文站附近的窟野河兩岸看到,窟野河沒被流水覆蓋的河床,,有的綠草如茵,,沿河兩岸也有許多綠色的植被。
“這些年,,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土壤侵蝕強度逐步下降,生態(tài)向好發(fā)展,?!编嵧f。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