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4月2日電(記者董建國 章博寧)通常每天10點左右,,在福州閩侯白沙鎮(zhèn)井下村一棟老屋前,會有一場升國旗儀式,。小小的院子,,十幾個“大孩子”努力站得筆直,注視著國旗緩緩升起,。
這些孩子都是自閉癥孩子,,在曹芳創(chuàng)辦的“放星家園”康養(yǎng)。曹芳希望用“農療”的方式,,讓這些大齡自閉癥孩子,,包括她20歲的兒子,能腳踏實地通過農耕勞作,,開啟與社會對接的窗口,。
陽光照耀在井下村,茂密的樹叢覆滿山坡,,那是一樹一樹的生長,。“放星家園”就在村口,,兩層樓的民房被修繕一新,,剛升完國旗的“大孩子”們,正根據老師,、輔導員的安排,,在屋內坐成幾排看電視。
曹芳,,40多歲,,短發(fā)、干練,、說話輕柔,,大家都叫她“曹姐”。和所有自閉癥孩子的家庭差不多,,曹姐的故事也充滿心酸,。10多年前,她發(fā)現(xiàn)兒子異常,,后來便是不甘心地帶著孩子去嘗試各種治療,,吃藥、針灸,、食療……成長變成一場漫長的康復之旅,。
后來,曹姐帶著孩子在香港接受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孩子狀態(tài)一天天變好,,她看到了希望,。但長途奔波不是辦法,為了讓兒子能夠接受專業(yè)治療,,也為了能幫助更多的自閉癥孩子,,她決定把此前遇到的治療模式搬到福州。
2013年,,她在福州一棟陳舊的民房中,,開始創(chuàng)辦福州安安兒童康復中心。沒有經驗,,也缺乏經費,,還有場地問題。曹姐說,,她那時完全是憑著一腔熱血來做這件事,。
“我們希望孩子能活得更有尊嚴?!辈芙阏f,,隨后,她的目光從療愈轉移到對孩子的終生照顧上,,有了建設新家園的想法,。
幾經周折,曹姐選到了井下村,。村里騰出一棟500多平方米的兩層民房和30畝土地給曹姐,,并給了1000棵柚子樹?!皬拈_始建設,,就得到不少朋友的關注,短短幾個月,,一些熱心的設計師就來了井下村數(shù)十次,。”曹姐說,,很快,,這棟民房有了活動室、教室,、宿舍……屋前有果園,,屋旁有泳池。
2017年,,位于井下村的“放星家園”正式運營,。如今,“放星家園”住著十多個“大孩子”,包括曹姐的兒子“熊大”,,已是一米八幾的大個頭,。
負責“放星家園”的有6個人,曹祥貞夫婦和另外四名輔導員,。曹祥貞是總負責人,今年五十多歲的他是“熊大”的舅舅,,所以大家都叫他“曹舅”,。
“每天清晨6點,孩子們準時起床,;6點半,,我?guī)麄兊酱謇镟l(xiāng)間小路走幾公里,聞花香,、捉蝴蝶,;7點半,回來吃早飯,,然后升國旗,,再開個會,講講出門的所見所聞,,鍛煉語言能力,,接著上常識課;下午,,戶外徒步幾公里,,然后一起照顧農作物,幫村民采摘……”曹舅說,,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F(xiàn)在,房前屋后已開墾出幾塊菜地,,都是孩子們一起勞動的成果,。
對曹舅而言,從幫忙照顧“熊大”到照顧十多個“大孩子”,,他曾多次崩潰,。“我是被親情‘綁架’,,若不然早就不干了,。”曹舅說,,在城里時,,孩子們擠在康復中心不足200平方米的房間里,大家都非常壓抑,能帶孩子出門的機會少之又少?,F(xiàn)在山清水秀,,不僅孩子們舒服,他也被“治愈”了,。
這些日子,,“放星家園”門外會莫名多出一籃子蔬菜或者橙子等。曹姐知道,,這是村民的心意,。每當孩子們外出,過路的車輛都會減速慢行,,人們會熱情地和孩子說“你好”,。“特別感謝井下村民的接納,?!辈芙阏f。
如今,,曹姐有了新的計劃,。她和村民一起將村里一座小樓改造成驛站,好讓來井下村旅行的游客有個歇腳的地方,,幫村民賣些農產品,,也為一些有能力的孩子提供與社會交流、對接的窗口,。
曹姐希望,,將來可以把“放星家園”辦得更大,幫助更多的自閉癥孩子,?!斑@一切的初衷是為了‘熊大’,余生很長,,如果還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我只想做一件事:用一生來做母親?!彼龓е煅?,眼里卻異常堅定。

-
大數(shù)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