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鳳凰分子云(Phoenix Cloud)”圖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紫金山天文臺供圖)
新華社南京4月29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又發(fā)布一項重要成果,??蒲袌F隊在銀河系中發(fā)現(xiàn)兩個孕育恒星的巨大分子云。研究人員分別將它們命名為“大江分子云(River Cloud)”和“鳳凰分子云(Phoenix Cloud)”,。
我們所處的銀河系,,是一個旋渦狀星系。它的旋臂附近隱藏著一些濃濃的云團,,其中一些主要由氫氣分子組成的云團,,就是分子云。分子云不斷塌縮的過程中,,壓力增大,、溫度升高,逐漸形成原恒星胚胎,。當原恒星胚胎中的核聚變能量足以對抗自身引力,,一顆新的恒星便宣告誕生。所以說,,分子云是恒星的前身,,被稱為“恒星搖籃”。
此次發(fā)現(xiàn)的“大江分子云”和“鳳凰分子云”,,位于天鷹座大裂谷區(qū)域,。其中,“大江分子云”距離太陽系約1300光年,,形態(tài)上看,,它像一條蜿蜒在宇宙中的長河,實際長度約300光年,?!傍P凰分子云”則更像一只展翅的大鳥,它距離太陽系約2000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20萬倍,。“大江”和“鳳凰”都是銀河系中的“大個頭”,。
這是“大江分子云(River Cloud)”圖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紫金山天文臺供圖)
“更令人激動的是,‘大江’之中已能直接看到恒星形成的證據(jù),,‘鳳凰’里也很可能有恒星正在形成,。”參與此項研究的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蘇揚說,。
“銀河畫卷”巡天計劃負責人,、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楊戟介紹,“銀河畫卷”巡天計劃主要觀測北天銀道面±5的區(qū)域等,,總觀測范圍共2600平方度,。該計劃于2011年開始,由紫金山天文臺主導,,每年完成約250平方度的觀測,。“銀河畫卷”將實現(xiàn)發(fā)現(xiàn)和編制全部區(qū)域的分子云源表,、分析分子云物理化學性質等多項科學目標,。這些研究,,對人類了解恒星、行星以及整個銀河系的起源有重要意義,。
“目前,,‘銀河畫卷’已經(jīng)完成觀測計劃的80%,發(fā)布幾十項重要成果,,預計還需3年左右完成全部觀測,。屆時,我們將得到一幅前所未有的銀河系圖像,,人們對銀河系的認知也將大為拓展,。”楊戟說,。
此次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fā)表在天文學權威刊物《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