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市民參觀“無廢街道”示范宣傳長廊。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 題:積分換購生活用品 “兩桶一袋”征求民意——北京部分社區(qū)垃圾分類見聞
新華社記者邰思聰、關桂峰
3日9時,,北京市東城區(qū)趙家樓社區(qū)的綠色生活驛站前,,垃圾分類指導員曲麗正指導前來投放垃圾的社區(qū)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廚余垃圾倒在‘綠桶’,,塑料袋要分開投進‘灰’桶中,。”曲麗口中的“綠桶”“灰桶”,,正是北京市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對垃圾桶的幾種分類,。
5月2日,垃圾分類志愿者(左前)指導居民將分類后的垃圾丟入桶中,。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根據條例,,北京市生活垃圾可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而垃圾桶的顏色也分別對應綠色,、藍色,、紅色和灰色,市民需根據垃圾類別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曲麗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指導社區(qū)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除了指導社區(qū)居民做好分類,曲麗和同事們還會幫助社區(qū)居民進行再生資源回收,,按照紙箱,、塑料、易拉罐等種類分別計價,?!巴瓿衫诸惖木用裎覀儠樗麄兎e分,定期進行積分兌換,,可以用積分換香皂,、大米之類的生活用品?!?/p>
作為生活垃圾投放的前端步驟,,市民家中生活垃圾的自我分類就顯得尤為重要。北京市有關部門配套出臺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引》,,其中建議,,居民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分類收集垃圾,?!皟赏啊奔磸N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一袋”是指類似紙張,、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可單獨裝在一個袋子,。
5月2日,,志愿者將用于垃圾分類宣傳的智能喇叭綁在燈柱上循環(huán)播放。新華社記者 彭子洋 攝
“督促其他人做好分類,,自己就得先做到,。”朝陽區(qū)呼家樓北里社區(qū)的75歲垃圾分類志愿者楊堪告訴記者,,現在小區(qū)重點宣傳引導的對象是新入住的居民,,大部分老居民都形成了垃圾分類的意識。
“兩桶一袋”怎么做,?款式如何選,?桶站位置如何選?趙家樓社區(qū)居民議事廳內,,12名來自趙家樓,、東總布、大雅寶社區(qū)的居民們與街道工作人員正進行探討,。
“大家基本都是出門時順手把垃圾帶下來,,但倒廚余垃圾時湯湯水水的,手很容易弄臟,,桶站是不是可以為大家準備一些紙巾和消毒用品,?是不是可以給每個社區(qū)都設置一個驛站?疫情期間社區(qū)封閉,,刷個積分還得繞路走好遠,。”大雅寶社區(qū)居民侯福利表示,,垃圾分類大家都支持,,但也得方便大家做好分類,太麻煩的話,,有些人就不愿意配合了,。
建國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高海雁表示,目前,,街道針對社區(qū)差異化設置了四種垃圾收集模式,,轄區(qū)內已有30余名防控值守志愿者變身為“垃圾分類宣傳員”,,幫助指導居民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同時,街道城管執(zhí)法隊也將進行專項執(zhí)法檢查,,督促相關單位整改落實,,做好配套設施的完善,。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