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6月12日電(記者王春雨 楊喆)芒種時節(jié),,黑龍江省富錦市的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里,,綠油油的水稻連成了一片“稻海”,,蔚為壯觀,。
“稻海”里,,矗立著一座帆船狀的建筑,,猶如在揚帆遠航。57歲的農(nóng)民劉春,,便是這艘“帆船”的“海稻船長”,。
劉春種地整整40年了。站在“稻?!鼻?,回想40年間依靠種地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歷程,他感慨萬千,。
“分產(chǎn)到戶那年,,每人分了八畝地,我家分了一頭老牛,,后來買了一匹馬?!眲⒋夯貞浀?,“1990年,我家花了4417元買了一輛小拖拉機,,是村里第二個買的,。”
那些年種地的苦,,劉春記憶猶新:“當年這里還是旱田,,村子離這兒30多里地,凌晨3點多就開著拖拉機下地,,用鐮刀收割黃豆,,然后裝車、卸車,,晚上10點到家,,睡4個小時,第二天凌晨2點再起來做飯,,準備下地……”
這種辛苦讓劉春意識到,,只有走合作化的道路,才能適應現(xiàn)代化大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最開始張羅成立合作社,,很多人都反對,擔心賠了,?!眲⒋赫f,他告訴身邊農(nóng)民,,入社后有保底分紅,,合作社就算賠了也分錢,慢慢地,,更多的人信任他了,。
2013年,劉春組織成立了東北水田現(xiàn)代農(nóng)機專業(yè)合作社,,這也是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的經(jīng)營主體,。
除了給社員分紅,合作社還帶動40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分紅超過3000元,。
“以前就想著怎么打更多糧,,現(xiàn)在想的是怎么把稻子種得更好?!眲⒋赫f,。
側(cè)深施肥,鴨稻,、蟹稻,、魚稻共生共養(yǎng)……這些舉措提高了“稻海”土壤的有機質(zhì)含量,,還減少了農(nóng)藥化肥使用量,,通過應用水稻節(jié)水技術,每畝用水量由原來的900立方米降至460立方米,,減少了近一半,。
此外,合作社還采取了“生產(chǎn)+加工+科技”的運營模式,,實行集約化生產(chǎn),、品牌化營銷,從“種得好”轉(zhuǎn)向“賣得好”,。
2019年,,合作社總收入達到1956萬元。
劉春心中曾有一個“稻海田園夢”,,“幾年前,,有朋友跟我說,去外地看水稻種出‘花’來了,。我半信半疑,,但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實現(xiàn)?!?/p>
如今,,“稻海”建成了“田園綜合體”,,觀光農(nóng)業(yè)每年吸引了全國各地數(shù)以萬計的游客,。
“讓大家來觀光不僅是為了門票收入,而是讓更多人看到我們黑土地上的水稻是怎么種出來的,,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好大米,。”劉春說,,“一輩子種地,,就跟這稻子親!”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