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村建起停車場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7日電(記者丁建剛、郝玉)在不少南疆群眾的記憶中,,過去無論出門還是趕巴扎,,人人都會騎毛驢或趕驢車。如今他們留意到,,鄉(xiāng)村里已很少見到毛驢,,反而多出了一座座停車場。
車輛停在新疆和田地區(qū)策勒縣恰哈鄉(xiāng)恩尼里克村村委會門口的停車場(5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清晨,,一輛輛小汽車、電動車從昆侖山上盤旋而下,,沿著河岸邊的懸崖峭壁,,一路駛向策勒縣恰哈鄉(xiāng)恩尼里克村。這個隱在深谷里的昆侖山小村莊,,村委會門口就有一座帶頂棚的停車場,,停著幾輛小汽車、摩托車和電動車,。
村黨支部書記穆薩尼亞孜·多來提告訴記者,,現(xiàn)在村里家家都有電動車,還有20多戶買了小汽車,。為了避免亂停亂放影響村容村貌,,村里專門修建了停車場。趕上村里組織集體活動,,停車場幾乎滿滿當(dāng)當(dāng)。
恩尼里克村距離縣城近百公里,山路崎嶇難行,。曾幾何時,,騎著毛驢“跋山涉水”,是村里再尋常不過的場景,。
5月25日,,新疆和田地區(qū)策勒縣恰哈鄉(xiāng)恩尼里克村59歲的前任老村支書佧迪爾·塔什鐵木爾介紹情況。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59歲的前任老村支書佧迪爾·塔什鐵木爾對此印象深刻,。他回憶說:“過去一到夏天,,村民要騎驢蹚過策勒河趕巴扎。遇到發(fā)大水,,河水淹到驢腹部,,人得下來牽著驢走。走到河對岸得花3個多小時,,一般當(dāng)晚都回不了家,。”
直到河上建起一座24米長的水泥鋼筋橋,,出門才不用蹚水過河,。2014年底,柏油路從村口一直鋪到崖壁頂上,,路上的驢車卻漸漸少了,。“騎電動車,、開汽車到河對岸不到半個小時,。”佧迪爾說,,毛驢走得慢,,還得喂飼草,隨著村里脫貧的人越來越多,,買小汽車的人多起來,。去年,緊挨著村文化廣場,,“停車場”的標(biāo)牌豎了起來,。
一輛鄉(xiāng)村公交車駛向新疆和田地區(qū)策勒縣恰哈鄉(xiāng)恩尼里克村(5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 攝
不論是在昆侖山腹地,,還是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記者所到的每個村莊幾乎都建有停車場。其中,,既有水泥鋪設(shè)的,,也有砂土墊壓的,。停車場大都建在村委會旁,扶貧工廠,、養(yǎng)殖企業(yè)和鄉(xiāng)村巴扎,,也大都劃出停車場,五顏六色的“電驢(電動車)”是主角,,小汽車也不少,。
毛驢下崗,“電驢”上崗,,村村新建停車場,。眼下,南疆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鄉(xiāng)村不僅越來越美麗,,還涌現(xiàn)出許多新鮮事物。佧迪爾說,,村里每天都有新變化,,我家也想買輛小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