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 將于6月29日出版的2020年第26期《瞭望》新聞周刊刊發(fā)了記者謝櫻采寫的文章《是童星培訓還是給家長挖坑》,。摘要如下: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調研發(fā)現(xiàn),,一些家長為了實現(xiàn)孩子的“演藝夢想”,一步步掉進了一些兒童才藝培訓機構和演藝經紀機構聯(lián)手設置的高價陷阱,,投訴無門,。
據(jù)了解,,其慣用的套路是:以培訓機構為“選角”基地,用競賽選拔精確瞄準“獵物”,,再打著才藝培訓的幌子,,高價販賣所謂的演出機會、表演角色,,進一步用“童星包裝”誘導簽約,。有受訪家長花3萬元換來了5天培訓和2個鏡頭,據(jù)說“能看清女兒臉的畫面就兩次,,她站在一排女孩中,,鏡頭一閃而過”。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朱國瑋說,,兒童演藝培訓灰色產業(yè)鏈在各地都有,,一線城市及電視、演藝市場發(fā)達的地區(qū)尤其突出,。這類培訓以往是“星探”在街頭巷尾搜尋“目標”,,近年開始向兒童才藝培訓市場延伸泛濫,。
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我國2~12歲參加各類藝術培訓的少年兒童每年超過1億人次,。受訪專家認為,,相對于電視臺的演出機會,這一龐大的少兒“藝術”培訓群體可謂“僧多粥少”,,而家長盼孩子成龍成鳳心切,,往往愿意花大價錢,為孩子尋找“展示舞臺”,,積累“舞臺經驗”,,幫孩子實現(xiàn)“童星夢”。
在兒童才藝培訓市場缺乏有效監(jiān)管的現(xiàn)狀下,,一些培訓機構,、演藝經紀公司以才藝培訓作幌子,動輒向家長收取上萬元培訓費用,,其實是兜售表演機會,;而演藝經紀機構一旦高價“招募”到一名兒童演員,就會給培訓機構分成,,培訓機構借此也能顯示與電視臺,、節(jié)目制作方有合作,對招生構成“金字招牌”,,容易吸引家長報班,,二者合作心照不宣。
長沙一培訓機構的舞蹈老師徐艾(化名)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規(guī)模較大的才藝培訓機構和演藝經紀機構幾乎都有演員招募合作,。這類以招募小演員為主要競爭力的演藝經紀機構,大多沒有相關培訓資質,,其提供的培訓課程質量存疑,,有時還依托合作的培訓機構培訓。而出高價“招募”來的演員,,在節(jié)目中大多承擔“群演”角色,,連有沒有鏡頭都難以保證。
受訪專家認為,,要避免落入童星培訓陷阱,,關鍵在于家長要有理性判斷。
首先要仔細查看合同,。朱國瑋提醒,,正規(guī)的演藝合同,會對表演形式、節(jié)目內容,、播出平臺,、劇本、角色,、臺詞有明確表述,,這類信息越少,就代表表演,、節(jié)目越不可靠,,家長不要盲目相信合同外的口頭承諾。
其次,,不盲目相信相關平臺、機構的“造星”能力,。徐艾提醒,,有的公司號稱是包裝明星的大經紀公司的子公司,專門打造童星,,實際上只是玩“套名”,,二者之間無任何關系。還有的高價演藝協(xié)議完全就是騙局,,看起來相關要素一應俱全,,其實公司根本不存在、公章也是假的,,拿錢跑路讓家長難以投訴,。
最后,要規(guī)范培訓機構,。朱國瑋建議,,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要重點監(jiān)督那些打擦邊球的培訓機構,對那些沒有辦學許可證卻從事兒童才藝培訓的節(jié)目外包公司,、兒童藝術經紀公司應集中檢查其培訓范圍,、收費標準,督促其整改,。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