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zhàn)南洞庭
新華社長沙7月12日電 題:鏖戰(zhàn)南洞庭
新華社記者明星,、史衛(wèi)燕
6月下旬以來,湖南多地連續(xù)強降雨,。受長江高水位“頂托”和沅水,、澧水兩大河流洪水影響,,洞庭湖水位逐日攀升,,南洞庭湖的多個站點,,近日接連超保證水位,,防汛形勢極為嚴峻,。
7月11日,,在沅江市南洞庭蘆葦場澎湖潭垸,部分土地被淹(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為了保衛(wèi)家園,,當?shù)馗刹咳罕婟R心協(xié)力、堅守大堤,,鏖戰(zhàn)南洞庭,!
頭頂“懸湖”護大堤
7月11日,沅江市320公里一線防洪大堤全線超警戒水位,,其中151公里堤段超保證水位,。
7月12日,南洞庭湖高洪水位仍在維持,,沅江市超保證水位的堤段比11日又增加了16公里,,達到167公里。
7月11日,,在沅江市南洞庭蘆葦場澎湖潭垸,,一棟房屋被淹(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沅江市永新垸四面環(huán)水,,是洞庭湖的湖心島,。站在島上的大堤舉目四望,濁浪滾滾,,水流浩蕩,。南洞庭蘆葦場場部設在永新垸,為了保衛(wèi)家園,,全場干部職工冒著酷暑奮戰(zhàn)在抗洪一線,,巡查堤防,清障除險,。場長楊志文介紹,,八百里洞庭已成“懸湖”,永新垸這樣的湖心島,,就是“懸湖”中的“澡盆”,。
南洞庭蘆葦場防汛抗旱第一大隊五花洲中隊負責堅守永新垸一線防洪大堤近6000米。烈日下,,中隊長劉清山揮汗如雨,,帶領黨員,、群眾用鐮刀和鋤頭清除雜草等障礙物。他的兒子今年高考,,他仍然堅守大堤,,沒有陪兒子高考。一周多來,,劉清山雖然雙手磨出水泡,,兩眼布滿血絲,但仍然干勁十足,。
7月10日,,在沅江市瓊湖街道,抗洪志愿者黃新田敲擊“梆筒子”提醒岸邊的人們,。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洞庭湖一線大堤還活躍著一群“抗洪老兵”,。自7月4日上堤巡查以來,年逾花甲的老黨員黃新田吃住都在大堤,,只回家取過一次勞動工具,。兩鬢斑白的他,穿著防雨服,,不時敲擊著腰間的“梆筒子”,。清脆的聲音時刻警醒著岸邊的人們。
黃新田現(xiàn)在是沅江市瓊湖街道參與抗洪的黨員志愿者,,過去是種田能手,,但洪水曾讓他顆粒無收。
“我們上堤巡邏,,也是保護自己的家園,。1996年夏天,洞庭湖洪水滔天,,漫過大堤,,淹沒了我的房子、稻田,。很多人在那場洪災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園,。洪水把我們害慘了!”黃新田說,,“今年洪水大,,我自愿來巡堤,為抗洪出一點力,?!?/p>
7月11日,在沅江市南洞庭蘆葦場澎湖潭垸,,抗洪志愿者在巡堤排除隱患,。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在洞庭湖中的“孤島”澎湖潭垸大堤上,,每天都有100多人拉網(wǎng)式巡查可能出現(xiàn)的險情。78歲的鄒閑仙老人,,在島上生活了半個多世紀,,抗洪經(jīng)驗十分豐富。他感慨地說,,現(xiàn)在的抗洪條件比過去好多了,,大堤上每隔50米安裝了路燈,,大家告別了用手電筒和馬燈夜晚巡堤的歷史,。
巡堤的干部群眾,分堤段排成一排,,用手里的鋤頭,、鐵鍬、鐮刀清理雜草,,緩慢地挪動著,,銳利的目光掃過草叢、堤坡,、溝塘,,不放過任何可疑隱患。
“孤島”轉移大作戰(zhàn)
南洞庭湖河汊縱橫,、洲島密布,,廣闊的湖面上星羅棋布地散布著100多個湖洲和湖心島。
“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我們有救了,!”7月11日,家住蓮花島村的村民夏介文看到救援的船只來了,,心里松了一口氣,。
7月11日,在沅江市瓊湖街道蓮花島村,,洪水淹沒了部分房屋和土地(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fā)
蓮花島村是沅江市瓊湖街道的一個孤島漁村,管著撂刀口,、蓮花坳,、明山、朗山等4個洲島,,洲島上常住著1000多人,。這次洪水來勢兇猛,水位上漲很快,,建在低洼處的房屋,,大部分都泡在了水里,。
沅江市防指接到村民求救信息,第一時間要求當?shù)攸h委政府和村支兩委迅速安排人員和船只,,將遭洪水圍困的村民進行轉移,。因為島上地形復雜,洪水深淺不一,,幫助村民轉移的船只常常擱淺,,救援人員用竹竿撐、雙手劃,,挨家挨戶上門將村民接到小島的高處,。
沅江市瓊湖街道蓮花島村的房屋被淹(7月11日攝)。 新華社發(fā)
“一聽說他們這里遭了災,,街道和村里第一時間就把人員和船只安排到了現(xiàn)場,,幫助他們安全轉移?!贝逯鴦⒖溯x介紹,。災情發(fā)生后,沅江市民政局工作人員迅速安排帳篷,、礦泉水,、方便面、大米等救災物資,,和救援隊伍一同前往災區(qū),。
目前,蓮花島村1000多人已全部安全轉移,,其生活物資都得到了相應保障,。
做好打持久戰(zhàn)準備
7月3日,沅江市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7月8日,,啟動防汛二級應急響應。連日來的奮戰(zhàn),,很多堅守抗洪一線的干部群眾已經(jīng)極度疲勞,。
7月10日,在沅江市瓊湖街道,,抗洪志愿者黃新田(左一)開挖溝渠,。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南洞庭蘆葦場干部汪京華今年58歲,人稱“老汪”,。由于多日上堤防汛救災,,老汪體力透支,風濕病又復發(fā)了。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腿抽筋疼得他直冒冷汗,,走路也是一瘸一拐,。領導安排他休息3天,但是汪京華一天都不想耽擱,,趕緊讓愛人送來了藥,,執(zhí)意要繼續(xù)留在抗洪一線值守。
目前,,沅江市各級干部奮戰(zhàn)在南洞庭湖抗洪一線,,累計投入防汛勞力7.5萬人次。沅江市防指在向8大堤垸派出22名駐垸水利技術人員的同時,,還專門成立了2個水利搶險技術專家組分赴各堤垸指導防汛工作,。
沅江市委書記黃育文介紹,目前洞庭湖區(qū)的汛情走勢十分復雜,,全市上下全面動員部署,,做好打持久戰(zhàn),、打硬仗的準備,,全力以赴打贏防汛抗災整體戰(zhàn)。
新聞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