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個防汛哨所
在九江江新洲的一處哨所前,,防汛工作人員在觀察水情(7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新華社江西九江7月22日電 題:171個防汛哨所
新華社記者田朝暉,、李興文,、黃浩然
在九江江新洲的一處防汛哨所前,工作人員將國旗扶正(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九江江新洲,,長江上一個孤島,“逢大汛必罹水患”,。
但面對11日罕見洪峰,,江新洲經(jīng)受住了考驗。
洪水襲來時,,距風(fēng)浪最近的,,除了41公里環(huán)島堤壩,還有171個防汛哨所,。
九江江新洲長江堤壩(7月17日攝 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哨所與堤壩一起環(huán)衛(wèi)著江新洲。
堤壩邊,,紅色琉璃瓦屋頂?shù)纳谒中涯?。島上15個行政村的1500多位黨員干部、村民晝夜輪班值守在哨所上,。
江新洲最險處在洲頭,,洪水在此受阻分流,因此,,洲頭受風(fēng)浪沖擊也是最猛烈的,。這里歸85號哨所“管轄”,7月以來,值守在此的后埂村老支書梅俊洲,,每天以哨所為中心在1.5公里堤段上巡查4個來回,,不到夜里兩點前很少入睡。
當(dāng)了大半輩子村干部,,哪里是險工險段,,他了然于心。即便如此,,他還要來來回回地走,,反反復(fù)復(fù)地看。
在九江江新洲的一處防汛哨所,,兩名防汛工作人員在哨所前合影(7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哨所墻上,貼著巡堤應(yīng)注意的六個時段:黎明時,、黑夜時,、換班時、吃飯時,、狂風(fēng)暴雨時,、退水時。
11日18時,,正是大家吃飯時,,長江九江站水位漲至22.4米,超警戒水位2.4米,,水面幾乎與堤壩持平,,正在巡堤查險的梅俊洲發(fā)現(xiàn)一處泡泉。
“有泡泉,,趕緊來,!”梅俊洲呼救,85號哨所里的防汛員迅速行動,。
10分鐘后,,除險專家趕到現(xiàn)場,,鏟土,、打圩、裝袋……一小時后,,泡泉被堵住,,險情排除。
在梅俊洲心里,,哨所在,,堤在;堤在,家才會在,。
九江江新洲長江大堤上,,防汛工作人員正在巡查堤壩(7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周密 攝
過去遇汛情,,老一輩江新洲人會抬木頭,、扎蘆葦搭起巡堤棚。現(xiàn)在巡堤棚升級成高6米,、兩層的防汛哨所,,平時是村民乘涼休憩之地,“戰(zhàn)”時,,171個哨所立即就成了抗洪搶險的“瞭望哨”,。
11日晚,遇險的不只是85號哨所,。20時,,洪水越過北堤中段,洶涌而下,。正在93號哨所值守的江洲村村支書余乃勝,,發(fā)現(xiàn)險情立即吹響哨子。
漆黑的雨夜,,40多位村民循著哨聲趕來,。他們迎著風(fēng)浪,經(jīng)過5個小時的緊急搶險,,壘起了1米高,、80厘米寬、560米長的子壩,,奇跡般擋住了漫灌的洪水,。
在九江江新洲的一處防汛哨所,兩名防汛工作人員正在裝填沙袋(7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次日1時,,長江水位躥升至22.81米,超過壩面40來厘米,。洲尾,,洪水如脫韁野馬,裹挾著泥沙越過長堤,。
洲尾堤壩含沙量高,,土質(zhì)偏軟。漫灌,,潰堤,,風(fēng)險疊加,。危急關(guān)頭,在171號哨所值守的柳洲村村支書洪棉雪迅速反應(yīng),,與聞“汛”趕來的黨員,、解放軍戰(zhàn)士跳入水中,不斷地壘疊沙袋……
?
在九江江新洲長江大堤上的一處哨所前,,防汛工作人員正在巡查堤壩(7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這是孤島上的一個不眠夜!
22日,,九江站水位退至22.12米,。汛情趨緩,洪棉雪們繼續(xù)值守,。
長江“2號洪水”又在路上了,。171個防汛哨所,迎著風(fēng)浪挺立,,如同171面“旗”,。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