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9月18日電(記者楊穩(wěn)璽)“中國網(wǎng)事·感動2020”三季度網(wǎng)絡感動人物評選結果18日揭曉?;蚴窃诿鎸槔说任kU時挺身而出,,或是數(shù)十年如一日積涓滴善行成江海,或是無私奉獻只為一方民生……也是平凡普通一員的他們,,因愛的奉獻,,迸發(fā)出這金秋時節(jié)最和煦暖人的光芒。
“維權勇士”保文靜——從2005年起,,她為婦女,、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助受家暴者擺脫苦海,,幫孕期被解雇的婦女要回崗位,為被性侵的兒童伸張正義……3000多人因此得以維護自身權益,。
“洪浪中的逆行者”張軍——他從2005年起開始從事全職公益事業(yè),,從環(huán)保領域到災害救助領域,十五年如一日,,始終堅持點滴善行,。2020年年初在一線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緊接著又參與到防汛抗洪一線,,他一直為家鄉(xiāng)安徽而堅守,。
“28年的綠色堅守”顏井武——別人退休后在家頤養(yǎng)天年,1992年退休后,,他卻仍每天徒步巡山,。如今,年過八旬的他每天早晚仍要走近十公里山路,。28年巡山護綠風雨無阻,,總里程接近8萬公里。
開“火龍”狂奔突圍的硬漢孫剛——當火星點燃車上鋪的草簾引燃大火時,,他不顧個人安危,,沖進駕駛室,一路鳴著笛,,沿省道將“火車”開出5公里左右,,直到確認旁邊沒人后,才跳車逃生。
“娃娃書記”戚允升——1993年出生的他,,2017年一畢業(yè)就扎根基層做扶貧書記,。他結合當?shù)貎?yōu)勢,打造特色農(nóng)業(yè),,當“紅娘”解決村民“閑得慌”,,抓民生力圓老弱婦孺心愿,疫情期間堅守在崗50多天,,確保全村2400多人無一人感染,。
“生命之堤的接力守護者”汪晗——“90后”的她,是武漢市武昌區(qū)的一名社區(qū)工作者,,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她始終堅守一線,沖鋒在前,;戰(zhàn)罷疫情尚未歇息,,汛情嚴重時她第一批主動報名上堤……她是1998年洪災時被解放軍救出來的小女孩,如今“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下高考考場就上防汛‘戰(zhàn)場’”周亮宇——高考結束后,,他推掉了原本的畢業(yè)旅行,奔赴堤壩值守點報到,。當同齡人在享受高考后的愜意時,,他在泥濘濕滑的堤段上,一邊探路一邊撥開茂密的草叢,,仔細查找隱患,;在炎炎烈日炙烤下,跟隊友一起揮著鐵鍬裝砂石,;在瓢潑大雨的夜班中,,顧不上雨衣里滲進的雨水,一晚上至少要巡堤10次……
第一書記“夫妻檔”陳彩霞,、楊方華——懷著二孩身孕時,,她到貧困村任第一書記。小兒子剛1歲后,,她換了戰(zhàn)場再任第一書記,,而彼時她丈夫擔任第一書記的村莊,恰好和她任職的村莊一南一北,。第一書記“夫妻檔”,,舍小家,他們的孩子已漸漸習慣了缺少父母陪伴,;為大家,,他們所駐村已順利通過國家普查驗收。
“燈火守護者”趙曉峰——扎根輸電運檢一線二十載,他走過2萬公里巡護之路,,巡視桿塔1.5萬多基,,登塔檢修5千多基,嚴寒不懼,,酷暑能扛,踩爛的50余雙膠鞋,、磨透的上千副手套,、扎破的20套工裝,無不見證著他用如火青春守護著“萬家燈火”,。
脫貧攻堅路上的“火焰藍”——在602個貧困村建立了消防志愿服務隊,,建設改造灌溉和消防取水“兩用機井”898個,研發(fā)“平時澆灌,,戰(zhàn)時滅火”的多功能簡易消防車,;提升了高危人群的預警保護……興安盟消防救援支隊,與駐地各族人民群眾守望相助,,積極發(fā)揮防災減災救災職能,,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網(wǎng)事·網(wǎng)絡感動人物評選活動”由新華社發(fā)起,,新華網(wǎng),、新華社“中國網(wǎng)事”欄目承辦,自2010年起已成功舉辦十屆,,是國內(nèi)首個以基層普通百姓為報道和評選對象,,由新華社記者走訪基層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機構推薦候選人,,發(fā)動網(wǎng)民通過新媒體方式進行線上線下評選并進行年度頒獎典禮的公益品牌活動,。
相關新聞:
如暖陽和煦,似碩果甜美——“中國網(wǎng)事·感動2020”三季度網(wǎng)絡感動人物群像掃描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