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微舉措”讓糧食節(jié)約“外化于行”
新華社杭州9月30日電 題:浙江:“小微舉措”讓糧食節(jié)約“外化于行”
新華社記者方問禹
長豆角燒茄子5.9元,尖椒肉柳10.9元,,西紅柿蛋湯5.9元,,東北大米飯2元……菜品豐富,菜量適中,,總價不到25元,,夠一個人吃飽吃好。
最近點外賣時,,杭州白領張雷驚喜地發(fā)現,,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拼盤菜的商家明顯增多,。以往,他經常點“三菜一湯”才能吃得滿足,,但每個菜都吃不完,,花費多、浪費大,。
商家同樣有驚喜,。記者了解到,杭州一家“小碗菜”外賣飯店,,將正常菜量按照三分之一裝盒,、三分之一標價,整體銷售收入非但沒有下滑,,反而增長20%以上,。
小份菜帶來大啟示。對于更好倡導公民節(jié)約糧食,,從浙江一些地方的實踐探索看,,“小微舉措”也能發(fā)揮明顯作用,精巧激發(fā)公民共同意識,,促進糧食節(jié)約“外化于行”,。
9月28日,,浙江省以杭州西湖邊的樓外樓孤山路店作為主現場,連同其他8個分現場同時啟動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動,。期間,,外賣平臺、餐飲協(xié)會等作為重要參與者,,推出系列舉措,。
記者了解到,8月份以來,,美團平臺“小份菜”的銷量較7月增長約30%,。今年10月起,美團將聯(lián)合浙江省內各地不少于1000家餐廳,,推出1萬道小份菜,,努力減少外賣浪費現象。
遏制私人請客浪費,,也需精巧發(fā)力,。日常生活中,主客散席時留下半桌剩菜的場面并不少見,,寧可點多,、絕不能少,以剩菜表達盛情的心態(tài)和行為并不少見,。但在大家都不缺一口吃的年代,,請客鋪張浪費,幾乎是主客心理上的一場“誤會”,。捅破那層窗戶紙,,或許只需餐桌上的一張紙。
浙江省餐飲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出倡議,,餐飲企業(yè)要在店堂內有宣傳標志,、餐桌上有提示標識、菜單上溫馨提醒,,實施減量減價,、光盤行動、照單點餐服務,,鼓勵提供小份菜,、一人食等適價服務,引導消費者主動打包,。
劉波是浙江一家大型企業(yè)的市場營銷人員,,每周都會邀請客戶在飯店吃飯,。疊盤架碗,、半吃半剩,,盡管是公司買單,但眼看著糧食浪費,,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可喜的變化是,如今餐桌上“節(jié)約糧食”“光盤行動”的提示牌隨處可見,,還有服務員“不要浪費”的溫馨提示,,節(jié)約成為主賓共同話題、共同意識,,也讓點菜節(jié)制,、剩菜打包變成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