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0月4日電 題:福建東山:一座海島的綠色足跡
新華社記者吳劍鋒
登上海島的制高點遠望,一座座石頭厝散落在蒼郁的叢林中,遠處,平緩的沙灘延伸進大海,,藍色的海岸線與綠色的木麻黃共同構筑起這座海島的生態(tài)屏障。
位于福建漳州的東山縣,,是全國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島縣。如今,,往來東山的游客或許很難想象,,20世紀50年代以前,這里寸草難生,、黃沙漫天,,島民們過著“無風一片白,、有風地搬家”的苦日子。
位于海島東南部的山口村,,曾是風沙肆虐最嚴重的地方之一,。“風吹沙走,,晚飯桌子剛擦好,,菜還沒端上來,又是一層沙子,?!?1歲的山口村村民陳進順曾聽母親說起從前的日子,由于干旱嚴重,,莊稼“十種九無收”,,當時,他所在的村子有一半以上村民常年在外當乞丐,,被稱為“乞丐村”,。
要除窮根,先治生態(tài),。20世紀50年代,,在時任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下,東山開展植樹治沙運動,,幾經失敗后,,頑強的木麻黃最終在島上扎下了根。
如今,,從山口村村口一眼望去,,仍能看到成片的沙墩被一排木麻黃擋在村子外。
陳進順說,,谷文昌帶領大家種完第一批樹后,,村里又發(fā)動團員青年種樹。就這樣,,60多年來,,一代代人輪番上陣,沿海一帶甚至一度出現“無處可種樹”的情況,。
“大家都把木麻黃當成寶貝一樣,,如果不是這些樹,村子早就被風沙給蓋住了,?!标愡M順說,現在村里年輕人到鮑魚場做工,,三四年就能回家蓋個房子,。
山口村是海島巨變的一個縮影,。一排排木麻黃讓島民告別了苦日子,也為后代奠定了寶貴的生態(tài)旅游基礎,。
出生于1984年的民宿老板劉士旭去年回到東山南門灣開辦民宿,。民宿距離南門海堤不到20米。58年前,,為防止風浪引起海水倒灌,,谷文昌組織當地百姓建起這座海堤,如今,,海堤與大海,、石頭厝相得益彰,構成一幅悠然閑適的圖景,。
劉士旭說,,好生態(tài)吸引了各地游客接踵而至,這兩年的國慶假期,,民宿都一房難求,。劉士旭原先在外地工作,一個月工資五六千元,,如今回到家鄉(xiāng),,僅半年就盈利20多萬元。今年,,原本在水產廠上班的姐姐也到民宿賣起工藝品,,一家人一起吃上“旅游飯”。
“如果不是木麻黃擋住風沙,,海堤擋住浪潮,,就不會有東山的今天?!眲⑹啃窀锌?,這幾十年來,當地對生態(tài)的珍視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依托良好的環(huán)境,,這幾年海島的旅游業(yè)蒸蒸日上,民宿數量幾乎年年翻番,,南門灣一帶僅視線可及的民宿就有十多家,。
東山圍繞“生態(tài)旅游”久久為功。如今,,當地堅持“每年至少投入5000萬元,、綠化1萬畝”,全島綠化率超過94%,。2019年,,全縣接待游客72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4.92億元,。
“未來,,我們將朝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目標繼續(xù)邁進?!睎|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說,,“這也是保住老祖宗給的資源稟賦,傳承先輩留下的寶貴財富,?!?/p>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