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2月4日電(記者王浡)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沿著109國道一路向東,,高大的綠化樹種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叢叢“戈壁植物”:駱駝刺、沙棘,、紅柳……堅硬的枝葉,、低矮的樹形,在柴達木盆地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里,,植物為了生存只能努力適應(yīng),。
紅柳村地處格爾木東郊的郭勒木德鎮(zhèn),距離格爾木市區(qū)13公里,。因為路邊的幾棵紅柳,,這個2013年才成立的移民搬遷村得名:紅柳村。
沿著寬闊整潔的村道一路向前,,記者走進一戶村民家,,不大的院子里收拾得十分利落,聽到有人進來,,戶主李秀山急忙搖著輪椅走出房門,。
45歲的李秀山今天特別洋氣,化了淡妝還戴了美瞳,。她招呼大家在客廳里坐好,,轉(zhuǎn)身進了里屋,對著手機說:“鄉(xiāng)親們,,咱們今天就聊到這,,家里來客人呢,下次再聊,,別忘了下單?。 ?/p>
“大姐,,您還在直播呢,?”面對記者的疑問,李秀山關(guān)了直播,,靦腆一笑,,指了指堆在沙發(fā)角落的針織鞋,“就是賣這個唄,,我腿腳不好,,出去不方便?!?/p>
李秀山展示她直播售賣的針織鞋(8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浡 攝
2007年,李秀山在工地里打工時被倒下來的攪拌機砸中脊椎,,從此,,她的生活就在輪椅上度過。2013年,,她和女兒從東村拆遷到了紅柳村,,開始了新的生活?!皠傞_始確實困難,,我身體不行,女兒又要上學(xué),,生活中有很多不便,。”李秀山說,。
“雖然是個搬遷村,,民族多,人口多,,但村民們都很團結(jié),。”紅柳村黨支部書記李國善說,,“知道了李秀山的事,,鄉(xiāng)親們一合計,大家就自發(fā)輪流去她家?guī)兔?。有啥困難,,村干部們也會想辦法解決?!?/p>
“好多村干部和大學(xué)生村官都特別熟悉我家,,就跟親戚一樣,有些體力活他們悄悄就干完了,?!崩钚闵郊t了眼眶,“多虧了大家,,那段苦日子才熬過去,。”
雖然享受著國家給予的低保,、殘疾人補助等各類補貼政策,,每年能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但李秀山還是沒有閑下來,,在村里開辦的仁達合作社里學(xué)習(xí)編織技藝,,還借錢入了合作社的股份。現(xiàn)在合作社越辦越好,,李秀山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我每個月能做十來雙鞋,,每雙鞋能賣100多元,不少顧客都是回頭客,,平時的吃穿是夠了,。”李秀山說,,自己在家直播,,不僅能賣出去鞋子還能和別人聊聊天,“美得很嘞,!”
李秀山展示自己制作的針織鞋(8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浡 攝
正在燒開水的李國善接過話茬:“她現(xiàn)在是我們合作社的‘明星’代言人,直播幫合作社帶貨嘞,?!?/p>
“莊稼人當啥主播呢,就是相互幫助,,努力適應(yīng)唄,。”李秀山咧嘴一笑,,“反正生活是有著落,,慢慢就變好了?!?/p>
走出村子已是傍晚,,李秀山執(zhí)意要送,村口紅柳樹的枝條在寒風中來回搖擺,。李秀山搓搓手說:“別看冬天這么冷,,只要到了夏天,這紅柳樹還是能開出花來,?!?/p>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