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12日電 題: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記者蔣芳,、邱冰清
又是一年“12·13”。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
國行公祭,,祀我殤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12月12日,,一名小學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漢中門外遇難同胞紀念碑前鞠躬,。新華社發(fā)(劉建華 攝)
牢記民族苦難
冬天的“哭墻”前,有無盡的哀思,。
11月25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夏淑琴、葛道榮,、石秀英,、馬庭寶、路洪才、艾義英,、余昌祥,,以及部分去世幸存者家屬,齊聚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內(nèi)的遇難者名單墻前,,再一次為逝去的親人送上鮮花,,留下無盡的哀思。
“只要身體允許,,我就要來,。不來我心里難安啊,!”家中9口人有7人被殺害,,夏淑琴老人蹣跚的身影,幾成每年家祭日“標志”,。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在世幸存者僅剩73人。
參加祭奠的人群中白發(fā)老者日漸稀少,,但在傳承記憶的隊伍里,,年輕的身影越來越多。
趕在公祭日閉館前,,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們走進紀念館進行“行前一課”教育,。他們參觀史實展,向死難者獻花,,重溫民族苦難歷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過去是學校的自選動作,,現(xiàn)在則是留學前的‘必修課’?!蹦暇┦形逃の睍涃R承瑤說,,南京市教育局與紀念館共建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行前一課”教育活動,,就是為了讓即將出國的學生接受愛國主義與和平教育,,打好作為中國人的“底色”。
銘記歷史,,方能在滄海橫流中積蓄砥礪前行的力量,。
目前就讀于美國杜克大學的李逸章,曾在2017年接受“行前一課”教育,。他說:“作為年輕一代,,我深刻感受到祖國的強大和穩(wěn)定發(fā)展是我們追求夢想的前提,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參與創(chuàng)造、自覺維護,?!?/p>
12月12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正覺寺),,參加悼念活動的小學生向遇難同胞紀念碑獻花,。新華社發(fā)(劉建華 攝)
傳承守望互助
1937年11月,南京淪陷前夕,,包括約翰·拉貝在內(nèi)的20多位外籍人士冒著生命危險商議并組成了“南京安全區(qū)國際委員會”,,設置了25個難民收容所,在此后南京的至暗時刻救助了25萬多名中國難民,。
今年12月13日,,《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主題展覽即將拉開帷幕,其后人托馬斯·拉貝為此傳來了一段視頻寄語:“拉貝的家人與中國人民的友誼已持續(xù)了四代,,今年,,我和我的家人也親身體驗了中國的那句俗語——患難見真情?!?/p>
故事發(fā)生在疫情期間,。今年3月中旬,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接到一通來自海德堡的電話,,海德堡大學醫(yī)學院的醫(yī)生托馬斯·拉貝提請中方為他和他所在的醫(yī)院提供幾種急缺的抗疫藥物,。
一場跨越80多年的互助行動迅速打響。中國多方籌措,,聯(lián)系藥企緊急增產(chǎn),,克服交通運輸難題,終于在4月21日將指定藥品,、防護服,、口罩等醫(yī)療物資送到了托馬斯·拉貝手上。
“在人類戰(zhàn)爭史上,,總有一些人,,像燈塔一樣,為身處黑暗恐怖里的人們帶來光明與和平的曙光……”12月5日上午,,在南京小粉橋1號的拉貝故居內(nèi),,南京工程學院的孟繁雨和同學們正在朗誦詩歌《拉貝的訴說》。
駐足聆聽的人群中,,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醫(yī)生孫立群感慨萬千,。今年大年初一,她和同事們緊急馳援武漢,,一干就是50多天,?!盁o論是83年前國際友人的無私善舉,還是今年援鄂醫(yī)護人員的最美逆行,,都是一脈相承的人道主義救援精神,。”
“《拉貝日記》里的故事是一體兩面的,。一方面記錄了戰(zhàn)爭與屠殺的殘酷,,令人不寒而栗;另一方面,,也證明人類應當對人性抱有信心,、對和平抱有信心?!蹦暇┐髮W拉貝與國際安全區(qū)紀念館負責人楊善友說,。
12月12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正覺寺),,參加悼念活動的小學生向遇難同胞紀念碑獻花,。新華社發(fā)(劉建華 攝)
永續(xù)和平追求
臨近公祭日,很多南京市民發(fā)現(xiàn)部分地鐵站內(nèi)多了一面“和平許愿墻”,。人們紛紛駐足,,鄭重寫下自己對和平的期許:“不要讓橄欖枝從和平鴿的嘴中滑落”“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祖國昌盛,,世界和平”……聲聲呼喚,,字字入心。
經(jīng)歷過苦難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珍貴,。
近幾年,南京秉持捍衛(wèi)歷史真相,、守護世界和平的信念,,在國內(nèi)外舉辦了一系列和平主題活動。例如,,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多次走向海外,,幸存者及其遺屬舉辦證人證言集會、和平交流活動,,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已為80多個國家、3800多名學生提供和平學教學服務……
光明每前進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這座曾經(jīng)遭受浩劫的城市,如今因為和平而閃光,。
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也加入到傳播和平的隊伍中來,。韓國女孩姜哈娜于2019年5月成為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的一名國際志愿講解員。一年多時間里,她接待了來自韓國的多個團隊,,“讓觀眾記住哪怕一個名字,、一個詞、一個數(shù)字,,我的講解就是有意義的,。”
“83年,,歷史的硝煙已然散去,,現(xiàn)實的威脅卻無時不在。殷鑒不遠,,后人當自警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淀進取精神和昂揚斗志?!奔o念館館長張建軍說,。
新聞鏈接
“鐘聲”與“留言”里的家國情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數(shù)據(jù)報告
國內(nèi)21家“抗戰(zhàn)館”成立“戰(zhàn)爭與和平記憶聯(lián)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