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 題:未來的圖景中一定有我——新時代青年在不懈奮斗中書寫精彩篇章
新華社記者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向廣大青年發(fā)出號召:“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時代召喚,,振奮人心。接過歷史接力棒的新時代青年信念堅定,、意氣風發(fā),,志在邁向新征程的道路上留下堅實的足印。
奮進有我:以青春活力追求理想
黑土地上,,一片翠綠,。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高強教授團隊的試驗田里,,玉米長勢正旺,。“我們和農(nóng)民吃在一起,,干在一起,?!眻F隊青年教師王少杰介紹。
這支40多人的團隊,,“85后”是絕對主力,。這群青年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黑土地各項肥力指標的提升,?!盀榱顺掷m(xù)扛穩(wěn)糧食安全的重擔,大家還得加把勁兒,?!蓖跎俳苷f。
28歲的鄧清云,,是湖南省祁陽市浯溪街道沿江路社區(qū)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當?shù)厝罕娍渌骸澳贻p人,,肯吃苦,。”
組織接種疫苗,、核查老舊危房,、調(diào)解居民矛盾……每一天,鄧清云都很忙碌,?!安簧钊肴罕姡趺撮_展工作,?”鄧清云這樣看待自己的日常工作,。
偉大目標,激發(fā)青春活力,。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的19歲高中畢業(yè)生益西曲珍,,選擇將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作為高考志愿,學好醫(yī)學服務家鄉(xiāng)人民,,是她的目標,;34歲的吉林長春供電公司工人黃立宇正完善自己編撰的變電站巡視口袋書,為智能電網(wǎng)建設貢獻力量,,是他的心愿,;32歲的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土木系教師劉銘劼,在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的建設中攻關,,最大程度減小地震破壞影響,,是他的理想……
開拓有我:以激昂斗志勇攀高峰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西北工業(yè)大學自動化學院博士研究生黨夢溪的宣示,,表達了新時代青年人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狀態(tài),。
今年4月,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fā)射升空,,取得圓滿成功,。黨夢溪所在的西北工業(yè)大學竇滿峰教授團隊,光榮參與了這一任務,。
“很榮幸能參與祖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黨夢溪說,。
在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金鼎山育種基地,,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吳俊和團隊成員正忙著采樣,提取DNA進行分析,,為下一步科研做準備,。
“80后”吳俊是團隊核心成員。他介紹說:“雜交水稻目前正圍繞抗主要病蟲害,、耐高低溫,、耐旱等目標開展育種工作,開展耐鹽堿雜交水稻科研攻關,?!?/p>
“儲備超高產(chǎn)技術,保障基本口糧安全,,是袁隆平院士畢生的追求,,也是我們的追求?!眳强”硎?。
焊花四濺,34歲的中建鋼構(gòu)天津有限公司焊接技師呂永東在滾滾熱浪中工作,,他練就一身硬本領,,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工藝;從大城市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32歲的西藏甘露藏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格桑羅布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科研團隊,,正開展藏醫(yī)藥現(xiàn)代化研發(fā)……
奉獻有我:以“無我”胸襟揮灑青春
2019年,作為中國海油援藏干部,,37歲的付曉宇來到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市尼瑪縣工作,。從小在天津長大的他,從“海平面”一下躍升到雪域高原,,剛開始時,,頭疼失眠是家常便飯,,但他沒有退縮,很快投身到尼瑪縣完全小學的更新改造工作中,。
如今,,這座高原學校煥然一新:宿舍整潔、道路筆直,、操場平整……六年級學生次仁多吉說:“我們有了新的籃球場,,太開心了?!?/p>
“青年人要有敢飛的志向,,還要有能飛的翅膀,我們援藏工作隊一定不辱使命,?!备稌杂钫f。
國網(wǎng)寧夏海原縣供電公司營業(yè)班班員朱昶旭,,奮戰(zhàn)在寧夏西海固,。26歲的他,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第一次一個人翻過大山,、走進山溝,和電力工人一起,,進行農(nóng)村電網(wǎng)改造,。
工作中,他見證了荒山禿嶺如何變成綠水青山,、貧瘠土地怎樣變成飄香果園,,更看到了當?shù)厝罕娙兆釉竭^越好?!拔业哪繕?,是讓村民在炕上就能喝到電泵抽來的黃河水?!敝礻菩裾f,。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使命光榮,,重任在肩,。(執(zhí)筆記者:段續(xù);參與記者:金一清,、許祖華,、柳王敏、宋瑞,、白佳麗,、于瑤,、楊穩(wěn)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