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此前在留尼汪島找到的客機襟副翼殘骸在法國軍備總局航空技術中心接受了鑒定,。隨后,,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宣布,,確認這塊殘骸屬于一年多之前飛行中失蹤的馬航MH370,。盡管僅憑一塊殘骸難以解開全部的謎團,,但分析團隊確實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線索。
擔當起此次“重任”的法國軍備總局航空技術中心,,到底是什么來頭,?其為何有能力鑒定相關殘骸,?這一鑒定結果,,是否有權威性和可靠性呢?
鑒定團隊:隸屬法國防部 曾負責調查法航447航班事故
法國軍備總局航空技術中心
法國軍備總局航空技術中心成立于1949年,,位于法國圖盧茲近郊的巴爾馬,,目前約有600名專業(yè)技術人員。
其前身是圖盧茲航空試驗中心,,是歐洲民用和軍用航空器試驗中心,。2010年,該中心并入法國軍備總局,,隸屬法國國防部,,開始對航空事故進行技術調查,包括對航空材料,、機體和機翼等的研究,。它還分析飛機在靜止、飛行和機械疲勞狀態(tài)下的特性,,并對在服役期的飛機進行技術跟蹤,。
此次負責鑒定殘骸的,是其下屬的事故分析部,。該部門對飛機失事后的技術調查非常在行,,曾分析過2009年法航447航班的約650塊殘骸,以及2013年12月20日在法國多爾多涅省墜毀的“羅賓遜R44”直升機殘骸,,具有豐富的鑒定和分析經驗,。
在調查447航班事故過程中,,該中心通過分析飛機殘骸并無火燒痕跡,、乘客肺部沒有水并非溺亡等線索,確認飛機在發(fā)生事故時,,并未發(fā)生爆炸或解體,,而是瞬間急墜,直入大海,。
另外,,法方還與美國軍方合作,通過3個海洋預報模型所提供的海流場,,反演了航班殘骸的源點位置,,并根據在海上投放的漂流計軌跡,制作了殘骸漂流模型圖,通過多次模型反演,,最終找到了飛機殘骸和黑匣子,。
該中心通過追溯此次發(fā)現(xiàn)的殘骸上的編碼、電子顯微鏡探測等多種手段,,確定其是否屬于MH370,。
如果證實來自MH370,該中心將使用更為復雜的工具分析殘骸受損情況,,調查墜機原因,。還有專家提出,通過分析殘骸上的貝類或許可確定客機墜毀的海域,。
搜索團隊: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與荷蘭輝固集團
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總部大樓
負責解密MH370失聯(lián)之謎的,,除了聚焦于殘骸的法方分析團隊外,還有統(tǒng)籌搜尋行動的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ATSB),。ATSB是一個交通運輸安全調查組織,,負責調查一切在澳境內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并在調查后向政府提交具有改進交通安全的建議報告,。
因此,,在MH370失聯(lián)后,ATSB一直作為一個權威機構,,對外公布相關消息,,組織并指揮澳大利亞海域內的搜尋工作。
荷蘭輝固集團
而目前,,實際承擔搜尋工作的,,則是荷蘭輝固測繪公司。去年,,在第一輪全球搜救行動之后,,馬澳兩國政府將搜索任務承包給了該公司。
輝固擁有各類裝備儀器,,如“發(fā)現(xiàn)號”和“赤道號”測繪船,,它們隨后與馬來西亞的“鳳凰號”進行了海床搜索任務?!俺嗟捞枴迸溆卸嗖ㄊ芈暅y深儀系統(tǒng),,能夠在搜索區(qū)域展開水下測量,有助于繪制海床圖,,為搜尋工作制定高效計劃,。
技術團隊好幫手:搜尋與鑒定中使用的“神兵利器”
1、拖曳式聲納定位儀(拖魚)
拖曳式聲納定位儀(拖魚)
通俗來講,,這種裝置就是飛機黑匣子的定位儀,。這種儀器通過纜繩將其放入海中,,對黑匣子進行探測和定位,最大可探測5000米水深,。類似人類的“耳朵”,,可以“聽見”黑匣子發(fā)出的信號。
經過改進后,,其內部還可裝入聲波接收器,,可通過在海面上拖行來探測黑匣子信號。這就是所謂的“拖魚”,。
2,、藍鰭金槍魚自主水下航行器
藍鰭金槍魚自主水下航行器
如果說聲納定位儀是“耳朵”,那自主水下航行器就是“眼睛”了,。藍鰭金槍魚自主水下航行器形狀如同魚雷,,裝備有攝影機與聲納,可潛入水下4500米的深處,,能以最高7.5厘米的分辨率搜尋水下物體,。
3、萬倍電子顯微鏡與多重技術手段
電子顯微鏡
該中心前主任巴斯卡里稱,,該中心擁有一部萬倍電子顯微鏡,,使鑒定人員能夠對殘骸進行仔細觀察。據悉,,飛機零件在加工中,,表面上會有細小的差別。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這些特征,,可以確定其生產時間,、地點和設備,從而推斷殘骸是否來自MH370,。
此外,,專家還可能使用X光或者其他方式對殘骸進行掃描,追溯殘骸上的“BB670”這一屬于波音777的維修代碼,, 并調查殘骸上的涂漆方式,,以確定其來源。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