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加沙2月13日電? 通訊:遠離援助的孤島——加沙地帶陷入生存絕境
新華社記者楊媛媛 趙悅
“誰能救救我母親?”這是穆薩看到記者后說出的第一句話,他的臉上寫滿焦慮,。
穆薩的母親阿薩爾躺在床上,眼淚從眼角流出來,,鼻孔里插著維持呼吸的氧氣管。床邊立著的幾個高高的、陳舊的氧氣罐,讓原本就狹小的屋子顯得更加局促和壓抑,。
15年前,,阿薩爾感覺呼吸困難,,她本以為去看看醫(yī)生、吃點藥就會好,,沒想到卻被診斷為肺部纖維化,需要通過長期服藥,、氧氣療法等方式來延長生命,,頓時感覺天昏地暗。
“有什么別有病”這句話,,在加沙地帶尤其適用,。以色列自2007年以來對加沙地帶實施嚴密封鎖,嚴格控制人員和物資進出,,病患者也鮮有機會外出就醫(yī),,只有很少的特例危重患者能獲得許可。
阿薩爾沒那么幸運能外出就醫(yī),,而當(dāng)?shù)赜忠蚍怄i缺醫(yī)少藥,,她的病情近年來迅速惡化,到了必須全天候氧氣療法的地步,。
呼吸機無疑是氧氣療法的最佳選擇,。但加沙地帶正遭受嚴峻的電力短缺,每天供電時間不足8個小時,。這對于一分鐘都離不開氧氣的阿薩爾來說,,她不得不選擇氧氣罐輸氧,忍受鼻孔插管的痛苦,。
近5年,,她成了氧氣管的“囚徒”,只能躺在床上,,無法下地,。
“沒有氧氣我真的活不了。你們可以看看,我家樓下有多少氧氣罐,?!彪m然有氧氣支持,但阿薩爾依然呼吸急促,,她幾乎是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完了這句話,。
因為需要頻繁更換氧氣罐、幫助母親插管,、檢查氧氣輸送情況等,,穆薩和他的兄弟們每天輪班來照看母親。
“母親24小時都需要人照顧,,我和兄弟們就輪班來,,確保氧氣輸送不出問題,”穆薩說,,“盡管氧氣能幫助母親活下去,,但這不是根本的解決方式。我的母親需要肺移植,?!?/p>
然而,走不出加沙地帶,,換肺手術(shù)純屬奢望,。
巴勒斯坦衛(wèi)生部加沙地帶發(fā)言人阿什拉夫·卡德拉介紹說,當(dāng)?shù)厮幤泛歪t(yī)療用品日漸緊缺,,目前已有230多種藥物匱乏,,醫(yī)療用品短缺率達28%。
近來,,加沙地帶燃料供應(yīng)緊張,、電力奇缺,至少20家醫(yī)院和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因發(fā)電機燃料耗盡停止運轉(zhuǎn),。這次電力緊張的部分原因在于,,美國凍結(jié)了部分原計劃提供給巴勒斯坦的援助,加沙地帶的燃料,、藥品,、食品等必需品來源被切斷。
雪上加霜的是,,在加沙地帶擔(dān)負主要援助任務(wù)的聯(lián)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近日也因資金短缺難以運轉(zhuǎn),。加沙地帶難民的生存陷入空前困境。
加沙地帶工商會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在人口數(shù)約為200萬人的加沙地帶,,貧困率高達65%,,失業(yè)率達46%。聯(lián)合國報告顯示,,由于水資源缺乏,、失業(yè)率高企、教育和醫(yī)療條件惡化,,預(yù)計到2020年,,加沙地帶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受斷電影響,,悲劇在加沙地帶倍增:新生兒突發(fā)急癥卻因得不到搶救而死亡,;急診、重癥患者因無法使用急救設(shè)備離世,;依賴醫(yī)療設(shè)備維系生命的慢性病人在絕望中走向生命終點……
加沙地帶最大一家醫(yī)院謝法醫(yī)院的主任艾哈邁德絕望地對記者說,,雖然沒有戰(zhàn)爭,但電力和藥品短缺正在讓成千上萬的加沙人在痛苦中走向死亡,。這里成為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

-
又遇春節(jié)“親情題”:過年回誰家?
2018-02-12 11:12:22
-
中國高鐵引領(lǐng)全球體驗“中國速度”
2018-02-12 11:12:22
-
這些春運“黑科技”,,你感受到了嗎,?
2018-02-12 11:12:22
-
今年春節(jié),你們單位發(fā)了啥福利,?
2018-02-12 11:12:22
-
在朋友圈做這種事,永久封號,!
2018-02-12 1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