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有理
6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李克強總理以視頻形式同米歇爾和馮德萊恩共同主持第二十二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今年恰逢中歐建交45周年,,在這一特殊歷史時期雙方領導人的“云”互動將為中歐關系發(fā)展注入新動力,,推動“后疫情時代”的中歐關系更加穩(wěn)健成熟,邁向更高水平,。
兩大伙伴,,推進全面戰(zhàn)略合作
中歐是擁有廣泛共同利益的全面戰(zhàn)略伙伴,不是制度性對手,。真朋友永不言棄,。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人類社會的空前危機,中歐超越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擺脫自我實現的猜忌,,守望互助、共克時艱,,折射出對生命的尊重,、對伙伴的支持,涌現出許多感人的友好事例,,為國際抗疫合作樹立了榜樣,。中國同歐洲多國領導人通過電話、視頻,、信函等形式,,就保障應急物資供應、維護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等保持高頻度溝通,、進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在各自疫情嚴重階段,,中歐相互馳援大量急需醫(yī)療物資,。中國還派出多支醫(yī)療隊奔赴歐洲抗疫一線。雙方成立了聯合專家組,中歐科學家和醫(yī)務工作者多次連線交流,,分享抗疫經驗,。共同抗疫是中歐戰(zhàn)略合作的縮影。建交45年來,,中歐關系歷經國際風云變幻,,保持了合作主基調,展現出強大生命力,,取得了豐碩成果,。中歐完全可以通過平等對話增進信任,通過建設性溝通處理分歧,。雙方交往是相互成就的正循環(huán),,而不是你輸我贏的淘汰賽。這不僅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準確把握中歐關系發(fā)展方向的基礎,。
兩大力量,維護全球和平穩(wěn)定
當前,,全球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持續(xù)上升。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國主張什么,、反對什么、合作什么,,具有世界意義,,決定著世界何去何從。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有大國的胸懷,,不能大興本國優(yōu)先之道、奉行以鄰為壑之法,,而要維護好各國共同利益,;不能熱衷于劃分勢力范圍、推行強權政治和霸凌主義,,而要努力保持世界的開放性,;不能相互對抗拆臺、奉行叢林法則,,而要攜手推動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中歐作為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面積占世界十分之一、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3個常任理事國席位,是世界舞臺舉足輕重的兩大力量,。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中歐理應承擔起國際義務、履行好國際責任,,共同主持國際公平正義,、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和國際治理法治化,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讓和平的陽光驅走戰(zhàn)爭的陰霾,,讓繁榮的篝火溫暖貧困和紛亂的春寒,為世界和平穩(wěn)定,、各國人民幸福安康提出中歐方案,、貢獻中歐力量、展現中歐擔當,。
兩大市場,,推動全球發(fā)展繁榮
中歐經濟總量已占全球三分之一,經貿合作一直是中歐關系的重要內容,。過去十幾年里,,歐洲一直是中國最大貿易伙伴,雙方貿易額達到建交時的300倍,,雙向人員往來每年接近800萬人次,。作為世界兩大主要經濟體,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巨大沖擊,,中歐及時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各項政策舉措產生更好的協同效應,通過開設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和貨物進出口“綠色通道”等安排,,促進復工復產,,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動力。當前,,中歐已簽署民航領域合作協定,,完成地理標志協定談判。雙方正爭取在今年內達成一項全面,、平衡,、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定,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加強互聯互通,,深化貿易、投資等領域合作,積極探索在綠色,、數字等新興領域加強合作,,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推進高質量發(fā)展,,使雙方企業(yè)和老百姓從日益深化的中歐經貿合作中收獲實實在在的利益,。雙方還致力于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自由貿易體系和以規(guī)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在世貿組織改革等問題上保持溝通,,就減免關稅,、取消壁壘、促進投資等提出更多倡議,,為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發(fā)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兩大文明,堅持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一些國家政客“甩鍋”推責,大肆鼓吹“脫鉤”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論調,,但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出于一己之私的想法改變不了各國命運與共,、唇齒相依的事實,。從全球層面看,疫情形勢仍不樂觀,,挑戰(zhàn)依然嚴峻,。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國際抗疫合作,、完善公共衛(wèi)生治理仍然是當前最緊迫議題,。中歐堅定支持世衛(wèi)組織發(fā)揮領導作用,加強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加快疫苗和藥物研發(fā),,提高疫苗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加大對公共衛(wèi)生體系薄弱地區(qū)的支持,,積極探討開展中歐非三方合作,,盡快遏制疫情蔓延。此外,,雙方還攜手規(guī)劃完善公共衛(wèi)生安全治理體系,,建立健全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長效機制,體現了中歐國際抗疫擔當,。多邊主義是中歐間的基本共識,。中歐始終致力于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正在成為中歐全球治理合作的亮點,。相信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歐都將站在多邊主義一邊,,反對單邊主義,,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推進國際合作,、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貢獻,。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薄V袣W雖遠隔萬里,,但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命運與共。只要雙方相互尊重,、平等對話,、求同存異、互學互鑒,、共同進步,,中歐關系一定可以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在“后疫情時代”取得更大發(fā)展,,為促進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與發(fā)展繁榮作出新貢獻。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