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題:行天下之大道 匯眾志而致遠——戰(zhàn)“疫”中的“一帶一路”和海外中企彰顯全球公共產品價值
新華社記者齊紫劍 商婧
新冠疫情肆虐,人類社會面臨重大抉擇:孤立還是合作,,攜手還是“脫鉤”?
2020年,,在全球多地新冠疫情至暗之際,,一種力量卻堅韌活躍。它以“亮線”的流動傳遞著溫暖,;它以“光點”的躍動播撒著希望,。它就是“一帶一路”和海外中企帶來的力量。
這是無問西東的行進,,這是穿越寒暑的堅守,,這是命運與共的擔當。戰(zhàn)“疫”中的“一帶一路”和海外中企為全球雪中送炭,,與眾多國家和無數民眾迎難共進,,攜手向前。
架設“健康絲路”
4月14日,,在德國杜伊斯堡,,北威州交通部長亨德里克·于斯特(右二)和嘉賓出席中歐班列接車儀式時保持安全距離合影。這是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標志著中歐班列(武漢)恢復常態(tài)化運營。新華社發(fā)(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供圖)
疫情肆虐德國時,,《西德意志匯報》網站刊出一張照片——四名身著黃色安全背心,、戴著頭盔的中德工作人員保持幾米安全距離微笑合影。這是德國杜伊斯堡迎接疫情暴發(fā)后首列來自武漢貨運列車時的暖心情形,。
這張普通工作合影,,卻在德國走紅?!赌系乱庵緢蟆纷隽颂貏e描述,。當時,德國防護物資需求量很大,,中國列車送來急需物品,。在德國記者馬庫斯·巴爾澤看來,這得益于“一帶一路”帶來的中歐班列大發(fā)展,。
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同意大利總理孔特通電話時強調,中方愿同意方一道,,為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打造“健康絲綢之路”作出貢獻。中國領導人的重要主張,,對增強世界信心,、加強全球合作,、推動人類衛(wèi)生健康事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
事實證明,,來自東方的班列帶來防護和關愛,為沿線國家戰(zhàn)“疫”增加信心和動能,。廣袤的亞歐大陸上,,“渝新歐”“義新歐”“長安號”各趟中歐班列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貨物還被分撥至法國、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5122列,,同比逆勢大幅增長36%!
杜伊斯堡照片的合影者之一,、北威州交通部長亨德里克·于斯特感觸很深:“我們的民眾正面臨疫情困難……通過鐵路從中國運來的物資,,特別是醫(yī)療物資,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p>
7月29日,在位于巴格達的中國援建伊拉克抗擊新冠疫情的核酸檢測實驗室里,,檢測人員在生物安全柜配置核酸檢測試劑,。中國援建伊拉克的核酸檢測實驗室3月25日在巴格達揭牌,檢測設備和5萬份檢測試劑均由中方捐贈,。新華社發(fā)
中國主張,,言出必行。中國方案,,行穩(wěn)致遠,。這條“健康絲綢之路”上,不僅有橫貫東西,、風雨兼程,、雙向滿載、互利共贏的“大動脈”躍動,,還有一個個閃爍著人道主義光輝的暖亮光點——
在飽經戰(zhàn)亂摧殘,、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薄弱的伊拉克,中國援建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在關鍵時刻建立,。實驗室伊方主任穆罕默德·邁赫迪說,這一中國援建項目在協(xié)助發(fā)現病例、抗擊疫情方面發(fā)揮關鍵作用,。
在疫情重災區(qū)南美大國巴西,,一條中資企業(yè)物資捐贈綠色通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南里約格朗德州的拉東卡車廠安裝了中國產紅外熱成像系統(tǒng),,該廠負責人馬特烏斯·帕尼奧說:“中國‘智造’名不虛傳,。”,;格力巴方員工說,,駐外中資企業(yè)不僅保證公司運營安全,還積極與當地民眾同心抗疫,,這是一段難忘的記憶,。
……
“一個新時代已經來臨?!币獯罄鍌愖簟っ返掀鎳H關系研究所專家馬西莫·帕倫蒂感慨,,成為七國集團中第一個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的國家是意大利的正確決定,在公共衛(wèi)生領域“一帶一路”必定大有作為,。
舊邦新命,,古道新程。在共建“健康絲綢之路”的共同努力中,,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命運更加緊密相連,。
重燃“希望之火”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經奪去80多萬人的生命,。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滑5.2%,是“二戰(zhàn)以來最嚴重經濟衰退”,。
疫情防控面臨困局,,經濟形勢陷入危局;復工復產迫在眉睫,,疫情反彈風險不減,。
這是在馬爾代夫首都馬累拍攝的中國港灣承建的維拉納國際機場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6月24日攝)。新華社發(fā)(中國港灣馬爾代夫維拉納國際機場改擴建項目部供圖)
關鍵時刻,,海外中國企業(yè)不懼風雨,,以堅守和奮戰(zhàn)點亮希望——
在遼闊戈壁中的中國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qū),突如其來的疫情并未給合作按下“停止鍵”,。招商引資持續(xù)進行,,給當地復工和就業(yè)帶來示范作用。
連接柬埔寨首都金邊和西哈努克港,,正在建設的金港高速公路穿越田野山丘,,已經初具規(guī)模,。中國路橋的建設者們正全力以赴戰(zhàn)疫情、保施工,,推動這條“柬埔寨經濟發(fā)展高速路”順利建設,。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金港高速公路戰(zhàn)略意義重大,,將為柬埔寨經濟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4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3號隧道,,工人們慶祝隧道貫通,。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
在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以色列特拉維夫紅線輕軌,、老撾中老鐵路,、阿根廷孔多克里夫與拉巴朗科薩水電站、斯里蘭卡科倫坡港口城,、馬爾代夫馬累維拉納國際機場……戰(zhàn)“疫”時期,,來自中國的建設者們依然奔波忙碌在全球各地,與當地人共同抗疫,、共同建設,,他們憑著過硬技術和奮勇擔當,全力以赴保障項目順利進行,,身體力行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關鍵時刻,海外中國企業(yè)的努力直抵人心,,帶來溫暖和力量——
在世代缺水的非洲國家安哥拉卡賓達省西芬布村,,溫暖和力量來自噴涌而出的透亮干凈的自來水。中國鐵建二十局集團安哥拉公司的建設者們冒著感染風險,、克服艱苦條件,,抗疫復工兩手抓,只為讓當地人早日喝上一口干凈水,??ㄙe達供水系統(tǒng)是安哥拉在建最大供水項目,覆蓋卡賓達省92%人口,,建成后將使60萬人直接受益,,同時為當地提供數千就業(yè)崗位,助力社會穩(wěn)定,。
8月5日,,當地居民在安哥拉卡賓達新建的供水項目取水點取水。中鐵二十局承建的安哥拉卡賓達供水項目當日順利實現部分通水,。新華社發(fā)(梁麗萍攝)
在斯里蘭卡普特拉姆燃煤電站,,溫暖和力量來自疫情期間穩(wěn)定有序,、點亮萬家燈火的電力。中國公司承建的普特拉姆燃煤電站是斯里蘭卡第一座燃煤電站,,其圖像被印在斯里蘭卡鈔票上,,供應該國40%以上電力。為保障疫情期間正常運轉,,來自中國的運維團隊所有成員全天候奔波在一線,同時積極援助當地抗疫,,支持當地復工復產,。
4月11日,中斯檢修維護人員在斯里蘭卡普特拉姆燃煤電站工作,。新華社發(fā)
合奏“共贏交響”
4月22日,,中國工程師在阿根廷孔多克里夫與拉巴朗科薩水電站施工現場討論施工方案。新華社發(fā)(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阿根廷孔拉水電站項目部供圖)
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有的國家“退群”筑墻,、“甩鍋”推責,把病毒污名化,、將疫情政治化,。而中國則在全球范圍內迎危馳援,不斷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耙粠б宦贰钡热蚬伯a品和中國企業(yè)與世界風雨同行,作出貢獻,,收獲成果,,深入人心,贏得聲譽,。
中國行動,,是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中國為什么能做到,?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是中國行動的出發(fā)點,,也為國際合作指明方向,并將因應新形勢不斷開拓新空間,。
6月18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主席在書面致辭中談到疫情帶來的一系列深刻啟示時特別指出:各國命運緊密相連,,人類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無論是應對疫情,,還是恢復經濟,都要走團結合作之路,,都應堅持多邊主義,。
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zhàn)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蘇之路,、釋放發(fā)展?jié)摿Φ脑鲩L之路,。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是7月15日在老撾拍攝的中老鐵路班納漢湄公河特大橋,。新華社發(fā)(梅征友攝)
中國主張,凝聚廣泛共識,,得到世界積極響應,。
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指出,中國對“健康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的倡導,,表明了創(chuàng)新合作形式以應對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是何等重要,。
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主張令非洲國家對戰(zhàn)勝疫情充滿信心,。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對非洲國家在“后疫情時代”實現經濟復蘇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重大,,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的這一倡議將成為協(xié)調各國力量、共同應對挑戰(zhàn)的重要機制,。
西班牙共產黨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亞建議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應對“后疫情時代”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基本框架,。他說,“一帶一路”這項“歷史上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將幫助世界各國克服這場危機,。
戰(zhàn)“疫”期間,,中國與多個大洲的國家和國際組織舉行高級別視頻會,共商應對挑戰(zhàn)合作大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識不斷鞏固,,務實合作根基不斷夯實,全球治理空間不斷拓展,。
同舟共濟,,命運與共。中國貢獻的全球公共產品和奮戰(zhàn)在世界各地的中國企業(yè),,以合作,、堅守、奮進和“智造”帶給世界普惠,展現出計利天下的格局取向,,凸顯了勇敢向前的精神氣質,,擔負起與世界共贏的崇高使命。
……
健康與繁榮是人類永恒的希望,。中國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和行動,,為不確定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確定性。
“努力為全球盡早戰(zhàn)勝疫情,、促進世界經濟恢復作出貢獻”,,這是中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這是中國面向未來的堅定行動,也是推動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強大力量,。(參與記者:任珂、李潔,、張淼,、陳威華、趙焱,、曹雪,、毛鵬飛、唐璐,、陳俊俠,、劉曲、吳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