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竇誕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人,雖然垂垂老矣,,但仍然受到重用,。有一次討論朝政,竇誕“昏謬失對”,,李世民于是下詔自省說,“為官擇人者治,為人擇官者亂”,,反思自己徇私故人而濫授官爵。千載之下,,“為官擇人”與“為人擇官”的經(jīng)驗與教訓,,仍然引人深思。
為官擇人,,根據(jù)崗位要求甄選人才,,實際上是選賢任能、量才授任,;為人擇官,,為特定的人量身定做、安排官職,,本質(zhì)上就是任人唯親,、“蘿卜招聘”。前者出于公心,,后者發(fā)乎私情,;前者為人才提供上升通道,后者為關系洞開方便之門,;前者捍衛(wèi)用人的公平公正,,后者污染純潔的政治生態(tài)。是為官擇人,,還是為人擇官,,答案不言自明,但總有一些單位一些人在這個問題上“拎不清”,。
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在使用干部的問題上,任人唯賢是“正派的路線”,。從那時起,,“堅持五湖四海”,,就成為一個重要的用人原則,。然而,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腐敗案件看,,“為人擇官”的潛流正在沖擊公平的堤壩,。有的抱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態(tài),把公職當做私產(chǎn),,決不能讓“外人”染指,;有的忙于編織關系網(wǎng)絡,提拔“自己人”,;有的甚至因人設崗,、因人設職,不惜為親近之人搞私人訂制……表現(xiàn)形式雖然不同,,但任人唯親是其共同特點,,因私廢公是其共同危害。
用人腐敗是最危險的腐敗,。如果說財物腐敗只是涉及權錢交易,,污染的是水流,那么用人腐敗危害的是黨組織肌體,,污染的是水源,。在“為人擇官”的邏輯下,以私人情義侵蝕公共資源,,以圈子文化取代公平正義,,最終必然墜入用人腐敗的泥淖。一些腐敗分子在用人上搞小圈子,,以私相授受而始、以先后落馬而終,,人前“同氣連枝”,、獄中“同病相憐”,不能不令人警醒,。
面對任人唯親的歪風,,有人形象地諷之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歪風之下,,必然導致熱衷走關系、圖攀附而不尚實干,、實績的沉悶氛圍,,我們的事業(yè)就會停滯。如果“蔭親”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形成“劣幣驅(qū)逐良幣”的怪圈,那么好干部如何脫穎而出,,更孰與破難題,、促改革、平天下,?事實告訴我們,,“為人擇官”只會帶來人才的逆淘汰,“為官擇人”才能激發(fā)政治生態(tài)的正能量,。
歷史上有兩個“不市私恩”的故事,。西晉大將羊祜舉薦賢才而焚燒薦稿,認為“拜官公朝,,謝恩私門,,臣所不取也”;宋朝宰相范純?nèi)室]人才而不加以籠絡,,認為“朝廷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今天,,改革大潮奔涌向前,,要“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首先就要堵住“關系”的罅隙、打開公平的閘門,。如此,,才能讓一切創(chuàng)造的活力競相迸發(fā)。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共享單車正流行,,國外如何鼓勵綠色出行,?
2017-03-23 08:38:47
-
大學生就業(yè)難是缺崗位還是缺自我定位?
2017-03-23 08:20:38
-
勤儉節(jié)約是美德,“光盤行動”經(jīng)驗大分享
2017-03-23 08:45:32
-
借"精準扶貧"逼寡婦發(fā)生性關系,?該徹查
2017-03-23 10:08:58
-
動心了嗎?國家鼓勵事業(yè)單位這類人兼職創(chuàng)業(yè)
2017-03-23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