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熱衷于在微信上與好友“比拼”步數(shù),,但你可曾想象過每天“暴走”好幾個小時是怎樣的體驗,?身為一位男工,,在傳統(tǒng)上由女工主導的行業(yè)中大放異彩是怎樣的體驗,?一天接四五百個線頭、同時盯兩三千枚織針是怎樣的體驗,?一年生產(chǎn)百余噸產(chǎn)品,,廢品卻僅有不到十公斤又是怎樣的體驗?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指向了同一個人——“80后”男“織娘”姜正濤,,青島即發(fā)集團下屬的專業(yè)面料生產(chǎn)企業(yè)——頤和公司的緯編工和保全工。
△ 姜正濤在工作中
紡織行業(yè)的緯編工在古代被稱作“織娘”,因為整天要與針頭線腦打交道,,所以從事這一行業(yè)的大都是女工,。姜正濤這位出生于1982年的農(nóng)村小伙卻“技壓群芳”,于2014年在全國紡織行業(yè)“佰源杯”緯編工職業(yè)技能競賽中一舉奪冠,,被授予全國紡織行業(yè)“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同一年,他還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從2002年入行做學徒工到2014年成為全國“技術能手”,,他用了12年的時間。當然,,榮譽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姜正濤獲得的諸多榮譽證書
問及于此,,在車間里、機器前游刃有余的姜正濤顯得有點拘謹,,只給出了一個極其簡單的答案——“熟能生巧”,,簡單到讓
認為他這里有什么“秘笈”的人們有些失望,但這確確實實是他“十年磨一劍”的最真實體驗。
△ 姜正濤在工作中
入行之初,姜正濤也有過“笨手笨腳”的“黑歷史”,,但他憑借認真仔細,、勤快好學、敬業(yè)負責的精神,,很快就脫穎而出,。從一個人負責兩三臺織機,,到可以同時照管五六臺機器,,接出線頭從達到標準的0.5厘米,到不斷精進,、穩(wěn)定在0.2-0.3厘米,,姜正濤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操作經(jīng)驗日益豐富,,而這離不開他的勤學苦練,。按照工廠的要求,工人們上12個小時班,,休息24個小時,。但在姜正濤的時間表上,工作時間遠不止12個小時,。姜正濤的師傅,、頤和公司副經(jīng)理于波說他是“把休息的時間投入到提高質量上來”。
十多年來,,他總是早早來到車間,,任務不完成絕不下班。在車間里,,從掛紗,、接線頭、接尾紗,、辨認紗支,、下布、清掃衛(wèi)生到換針,、掛料,、看布面,他不停地奔走在織機之間,,腳下生風,。如果姜正濤愿意參加微信步數(shù)比拼的話,他每天的運動步數(shù)絕對可以輕松“碾壓”大部分人。
△姜正濤與同事交流
如今,已經(jīng)成為“紡織狀元”的姜正濤又有了一份新任務——保全工,,這是一份需要對整個班組紡織機器進行技術保障的高技術職位,,只有那些駕馭機器熟練到一定程度的緯編工才能勝任。另一方面,,他也擔負起了傳授技術的重任,,昔年的“學徒工”也開始帶起了自己的徒弟。
不過姜正濤仍不滿足于現(xiàn)狀,,盡管他已經(jīng)成為同行業(yè)中的佼佼者,,盡管他每年可以織出一百多噸布料,廢品卻只有不到十公斤,,產(chǎn)量之高和廢品率之低都在企業(yè)中領先,,但他還有一個更“雄心勃勃”的愿望:實現(xiàn)零廢品率。
專注于看似簡單的工作,,摸索著外行人難以想象的門道,,不斷追求極致。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或許這就是姜正濤所踐行的工匠精神,。(中國西藏網(wǎng) 文/蘇文彥)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共享單車正流行,,國外如何鼓勵綠色出行?
2017-03-23 08:38:47
-
大學生就業(yè)難是缺崗位還是缺自我定位?
2017-03-23 08:20:38
-
勤儉節(jié)約是美德,,“光盤行動”經(jīng)驗大分享
2017-03-23 08:45:32
-
借"精準扶貧"逼寡婦發(fā)生性關系,?該徹查
2017-03-23 10:08:58
-
動心了嗎?國家鼓勵事業(yè)單位這類人兼職創(chuàng)業(yè)
2017-03-23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