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0月6日電 題:茹振鋼:種出老百姓最愛的味道
新華社記者 宋曉東
在河南科技學院小麥研究中心,茹振鋼在人工氣候?qū)嶒炇也榭葱←滈L勢(9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
“噴噴香,聞著都想多吃兩個饃,?!标_一個白面饅頭,茹振鋼習慣性地先聞一鼻子,,不就菜,、不喝湯,一眨眼的工夫半個饅頭就下肚了。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一輩子躬身麥田的茹振鋼,如今,,最令他沉醉的依然是麥香的味道,。
茹振鋼是河南科技學院教授,全國著名的小麥育種專家,,其培育的小麥品種“矮抗58”播種面積占全國小麥播種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中國人吃的每8個饅頭中,就有1個來自他的品種,。2014年,,茹振鋼因在小麥育種上的杰出貢獻,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今年茹振鋼被選舉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陽光的味道” 讓育種留住希望
在河南科技學院小麥研究中心,茹振鋼(左二)帶領團隊在實驗室中忙碌(9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
白露過后,,秋日暖陽,陽光中帶著一絲絲甜甜的味道,。茹振鋼對陽光有一種特別的偏愛,,“陽光是我們育種人的寶貝,一點也不舍得浪費”,。
小麥成產(chǎn)的關鍵是光照,,要提高小麥產(chǎn)量就要提升小麥對陽光的利用。為了廣泛研究不同地域的小麥屬性,,茹振鋼“腦洞”大開,,將視野放向全球,提出了把“空間變時間”的大膽設想,。
茹振鋼說,,靠近兩極的地區(qū)光線弱,靠近赤道的地區(qū)光線強,,這相當于一天中早晚光線弱,,中午光線強,如果把這兩地小麥品種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這樣的小麥一天內(nèi)都能最大程度吸收利用太陽光,,產(chǎn)量必然提升。
在河南科技學院小麥研究中心,,茹振鋼(左)在指導學生觀察小麥的苗期性狀(9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
為此,,茹振鋼在全球采集小麥樣本,選擇了200個研究樣本進行對比,。經(jīng)過3年研究,,他發(fā)現(xiàn)靠近地球兩極的小麥耐弱光,葉片薄,、葉片顏色黑,,靠近赤道的小麥耐強光,葉片厚,、葉片顏色淺,,于是將兩者結合,培育了葉片既厚且顏色深的小麥品種,,最大程度地利用了陽光,,增強了小麥的光合作用。
隨后幾年間,,茹振鋼帶領團隊先后研究解決麥穗,、麥稈、根系等難題,,克服了掉穗,、營養(yǎng)供給不足等問題,成功培育出高光效小麥品種“百農(nóng)4199”,。今年“百農(nóng)4199”最高畝產(chǎn)達824.9公斤,,比茹振鋼培育的、被譽為“黃淮海第一麥”的“矮抗58”畝產(chǎn)穩(wěn)定高出200斤,。
“媽媽的味道” 用創(chuàng)新革新農(nóng)業(yè)
“最好的飯菜就是媽媽的味道,,農(nóng)業(yè)育種要讓食物留住原有的醇香?!比阏皲撜f,。
1958年出生的茹振鋼,回憶起自己兒時的經(jīng)歷,,最深的兩個印象就是“餓”和“香”,?!凹依锶硕嗉Z少,,沒吃過幾頓飽飯,可每一口吃起來都香噴噴,?!比阏皲撜f,“中國人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吃香,。”
“要做好饅頭,,關鍵要有好麥子,。”在小麥實現(xiàn)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后,,茹振鋼把重點轉向了品質(zhì),。經(jīng)過16年潛心培育出的“百農(nóng)4199”,由于光合作用強,、能量大,、籽粒轉換好,小麥種包含多達35種香氣物質(zhì),,加工出的面粉飽含著小麥最原始的醇香,,不少人稱贊吃到了“媽媽的味道”。
“餐桌上需要什么,,溫飽水平的消費者需要什么,,經(jīng)濟富裕、追求品位的消費者需要什么,?這些就是農(nóng)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解決的問題,。”茹振鋼說,。
為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茹振鋼把科研成果分為“四步走”,推廣-儲備-研發(fā)-設想:在品種已經(jīng)被大量推廣獲得市場認可的同時,,茹振鋼已經(jīng)儲備了一批更高端的2.0品種,,研發(fā)著一批世界領先的3.0品種,并開始設想小麥的4.0模式,。
一次次推陳出新,,茹振鋼用科技創(chuàng)新改寫著中國農(nóng)業(yè)。
“土地的味道” 用科技強國筑夢
“生在這片土地,,長在這片土地,,這片土地的味道永遠縈繞在我們的呼吸之間,因為我們對她愛得深沉,?!比阏皲撨@個粗獷的北方漢子,有一顆細膩的心,。
踏入農(nóng)業(yè)育種領域第一天,,茹振鋼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牢牢掌握小麥話語權,把中國人的“糧袋子”抓在自己手里,。
上世紀80年代初,,剛剛參加工作的茹振鋼發(fā)現(xiàn),,我國種植的小麥大部分是意大利品種?!胺N別人的種子,,咋能守住自己的‘糧袋子’?”為了擠走洋品牌,,茹振鋼先后培育出“百農(nóng)62”“矮抗58”等一系列品種,,特別是“矮抗58”已累計種植超過3億畝,增產(chǎn)小麥121.1億公斤,,牢牢地把“糧袋子”抓在了中國人自己的手里,。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彪s交技術的發(fā)展,,給茹振鋼提出了新挑戰(zhàn)。為給糧食生產(chǎn)儲備好技術和新成果,,茹振鋼帶領團隊與全國頂尖專家聯(lián)合攻關雜交小麥技術,。茹振鋼育成的小麥雄性不育系BNS,成為我國雜交小麥研究利用的熱點,。2016年,,茹振鋼配制出的一個雜交小麥組合實現(xiàn)畝產(chǎn)898公斤。據(jù)茹振鋼估算,,新型雜交小麥如能在國內(nèi)全面推廣,,相當于新增加了一個河南麥區(qū)的產(chǎn)量。
在育種科研上,,茹振鋼意氣風發(fā),,豪情滿懷,走在世界的最前端,;作為十九大代表,,茹振鋼則把腳踩得更深,根扎得更穩(wěn),?!俺蔀槭糯蟠恚腋杏X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不僅要做好自己的育種科研,,更要落實好黨的任務,團結帶領更多的干部群眾一道強國筑夢,,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而奮斗,。”
暢想未來,,年近花甲的茹振鋼依然語調(diào)高昂,,激情澎湃,正如他寫的那首詩:“縱然是時間的霜染了鬢,、歲月的刀刻了額,,怎奈我初心不改、豪情如昨,?”
?

-
這個國慶,,你參加了幾場婚禮?
2017-10-06 14:24:16
-
天上月圓,,人間團圓,,你家如何過中秋?
2017-10-04 08:39:41
-
旅行中的經(jīng)濟學,,你知道多少,?
2017-10-05 08:39:51
-
網(wǎng)紅餐飲是如何操控你的選擇的?
2017-10-05 08:38:34
-
引力波:全新維度探索宇宙的聲音
2017-10-04 1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