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改革發(fā)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這是陳寶生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記者:自2015年國務院印發(fā)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總體方案以來,網(wǎng)絡媒體炒作多個版本,,比如擬建的學科和高校是什么,?還有人擔心“雙一流”建設會成為“211”和“985”建設的一個翻版,請問“雙一流”在建設管理上將有哪些改革措施,,消除社會對它的誤解,?同時大家關注的“雙一流”名單大概什么時候?qū)ν夤迹恐x謝,。
陳寶生:“雙一流”是2015年以后,,我們國家產(chǎn)生的一個新的詞匯,簡略語“雙一流”,。它的知曉面相當廣,,我注意了一下媒體反應,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界,,局限于高校,。2015年國務院印發(fā)了總體方案。前不久,,教育部等三部委下發(fā)了實施辦法,,到此為止,“雙一流”建設頂層設計,、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選標準,、遴選機構(gòu),、工作程序都具備了。這兩年,,關于“雙一流”的報道很多,,有的網(wǎng)站發(fā)布了“雙一流”學校和學科名單。還有一種猜測,,“雙一流”大學和學科怎么遴選,,于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剛才大家提到的挖人才,,搞包裝,,想包裝上市?!半p一流”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它的定性就是八個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標準是中國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機融合,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個全新的計劃,,在“985”、“211”基礎上,,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yè)在新歷史潮流下推向前進,。怎么回避剛才你提到的弊端,消除這些擔心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明確“雙一流”的遴選范圍,。我今天明確地講,“雙一流”遴選范圍,,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是平等的,。都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只要你認為有這個本事,、條件,,你就多一點自信。也就是說,,我們同等對待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建不了一流大學,可以建一流學科,。兩類遴選,,一類叫大學,一類叫學科,。二是公平競爭,。不能跟過去一樣,一個學校一個學校搞評估,,最后確定誰上,,誰下。按照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標準,,需要第三方評估,,需要專家委員會評估。我講了四句話,,叫做競爭優(yōu)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tài)篩選,。
所謂競爭優(yōu)選,,就是無論是一流學校,還是一流學科,,是競爭出來的,。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專家評選,,就是組建專家委員會,這項工作我們正在做,,最近幾天做完,,組建專家委員會主要由一些戰(zhàn)略專家組成,由他們根據(jù)標準進行評選,,這是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就是專家評選之后拿出一流學科建設,、一流大學建設的初步名單,,由政府根據(jù)服務于國家戰(zhàn)略來比選確定。動態(tài)篩選,,是有周期的,,不是終身制、固化的,,一個周期完結(jié)的時候,,如果不行,請讓位,。原來是終身制,,只進不出。新辦法是有進有退的,,是動態(tài)的,。我們最近正在組建專家委員會,在專家委員會基礎上,,確定標準進行遴選,,爭取上半年完成這個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設學校和學科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