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xù),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深刻理解和把握這一重要論述的精髓要義,,按照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lián),、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寬廣視角對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思考和把握,,就需要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持續(xù)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fā)展中得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成果,。
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各大古老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重要滋養(yǎng),。然而近代以來,中國這個曾長期領先世界的泱泱大國,,逐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論是太平天國起義、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還是早期接受進步思想的知識分子推行的諸如基爾特社會主義等各種實驗,,均以失敗告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從此,,進步的中國知識分子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從上海的石庫門,、南湖的紅船,、井岡山的星火、遵義的抉擇,、長征的艱難曲折,、延河的潺潺流水,到天安門的華燈閃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zhàn),,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創(chuàng)造了歷史前提,。
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革命,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雖然在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探索中出現了曲折,,但我們成功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制度奠定了牢固的物質技術基礎和經濟支撐,,為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毫不動搖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回望來路,是為了更好摹畫和錨定前行的方向,。我們要深刻認識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在對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經驗的借鑒和運用中把握前進的正確方向,,這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取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勝利的重要保障。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理論邏輯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由機械模仿到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無不體現出理論的與時俱進,、理論和實際相貫通的辯證法則,。
歐洲工業(yè)革命后,面對資產階級剝削造成的社會不公平現實,,空想社會主義盛行于歐洲,。但空想社會主義畢竟是空想。隨著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發(fā)展,,無產階級作為獨立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考察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實踐經驗和教訓,充分吸收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精神營養(yǎng),,以及當時最新的自然科學成果,于1848年2月在倫敦出版《共產黨宣言》,,宣告科學社會主義誕生,。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分析處于自由競爭的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等基本情況后,,明確指出實現資本主義向更高的社會形態(tài)發(fā)展,,必須在資本主義充分發(fā)展的基礎上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并設想無產階級革命在資本主義世界一切文明國家至少在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發(fā)生并取得勝利,。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階段,,列寧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帝國主義特征和俄國社會與俄國革命,,創(chuàng)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與俄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列寧主義,以此為指導成功取得十月革命的勝利,,進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到實踐的歷史性飛躍,。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能否進行無產階級革命,能否實現社會主義,?這在馬克思主義的文本里找不到現成答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入研究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實際,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勇氣,,創(chuàng)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開創(chuàng)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形成新民主主義理論,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以此為指導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開展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基礎和前提,。
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新歷史條件下,在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同樣是一個前無古人的歷史課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chuàng)立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觀。
新時代提出新課題,,新課題催生新理論,,新理論引領新實踐,。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國際環(huán)境發(fā)生重大改變,,我國發(fā)展處于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課題擺在面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對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力回應了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要求,,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發(fā)展規(guī)律和建設路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實踐邏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理論又是實踐,。社會主義500年,經歷了空想社會主義產生和發(fā)展,,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并實踐社會主義,,蘇聯(lián)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階段,。縱觀歷史就能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復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的,;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樣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過長期努力,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正成為21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
反觀蘇聯(lián)東歐等原社會主義國家放棄社會主義道路所造成的國家解體,、經濟衰落、民生凋敝,,以及受西方推動的“顏色革命”影響正在遭受戰(zhàn)亂荼毒的西亞北非一些國家,,就會愈加發(fā)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經驗無疑將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fā)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可資借鑒和選擇的新路徑,、新方案。
旗幟決定方向,,道路決定命運,。我們黨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歷史方位上實現自身承載的歷史擔當和使命,就要一以貫之地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xù)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自我革命,艱苦奮斗,、勵精圖治,、砥礪前行,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作者:周仲飛,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