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2月8日電 題:40年堅守,,“細心師傅”的最后一個春運
新華社記者張斌
帶著防護帽,,弓著腰,,60歲的陳建中窩在深近2米、面積不足4平方米的鏇輪坑內,,眼睛直盯頭頂上方的車輪,,被鏇掉的鐵渣在狹窄的空間內忽而飛起,冒一股熱氣,,然后重重地撞在地面上,。
這些鐵渣滾燙,有時候還會蹦到陳建中的臉,、胳膊和腿上,,“一燙就是一個泡”。
陳建中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機務段的一名火車車輪鏇修工,,也被稱為火車的“修腳師”,。在這個并不為外人所熟知的領域,他已經干了近40年,。
“車輪發(fā)生的故障有很多種,,比如局部會產生裂紋、擦傷,、掉渣,,這時,我們鏇修工就該上場了,,我們會用專用車床一點一點地鏇修掉故障部位,。”談起自己擅長的業(yè)務,,陳建中頗為自豪地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我們小組專門修理火車頭的車輪,,責任更重?!?/p>
陳建中所在的鏇修小組共有6名工人,,承擔著全段221臺機車的輪對鏇修任務,。他是小組里工齡最長,也是公認技術最好的一個,。
1978年,,20歲的陳建中被分配到西安機務段工作,一上班就負責加工蒸汽機車配件,。往后的26年時間里,,他累計加工超過一萬件?!?mm的誤差都可能導致配件不能使用,,但我加工的合格率都在98%以上,人家都叫我‘細心師傅’,?!?/p>
上個世紀90年代末,配件的流水線加工方式逐漸取代手工,,他又被分配到同為車床工的鏇輪組,,這同樣是個考驗精細度的崗位。
“鏇輪工不是誰都能當好的,,這對技術,、精度、責任心要求都非常高,,每次鏇修量最多不超過4mm,,同軸輪徑誤差不能超過1mm?!标惤ㄖ姓f,,“你必須集中注意力觀察鏇刀位置,通過發(fā)出的聲音隨時調整鏇修量和鏇修速度,?!?/p>
說話間,陳建中不停地調整機床數據,,并拿出彎鉤把聚積在鏇刀部位的鐵屑鉤下來,,如果不及時清理,積聚的鐵渣會打壞鏇刀,。
陳建中也打過退堂鼓,。那是2010年,機務段把以前的液壓機床升級為數控機床,,“滿屏幕的按鈕”讓老陳慌了神兒,,“都不知道從哪下手”。
“后來廠里派來了技術人員,,我趕緊拿個本記,,趁人家在,,我一邊上手操作,一邊問,,用了一個禮拜就學會了,。”陳建中憨笑著說,,“幸虧學會了,,不然‘細心師傅’就該提前下崗嘍!”
楊澤星是陳建中的徒弟,,2009年大專畢業(yè)后,,也成為一名火車“修腳師”。起初他很抵觸,,9年多的時間,,在陳建中的影響下,,他已經逐漸成長為班組的業(yè)務骨干,。“師傅那么大年紀,,還能干得津津有味,,我們不努力趕上咋行么?!?/p>
近幾年,,隨著西安機務段行駛區(qū)段不斷延伸,機車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需要鏇修的機車也越來越多,。“2017年,,我們就完成了390臺機車的鏇修任務,,鏇修輪對達到2163組?!标惤ㄖ姓f,。
2018年,西安火車站要進行大規(guī)模改擴建工程,,有著84年建段史的西安機務段就要搬遷了,,干完春運,陳建中也要告別他熟悉的崗位,。
-
春運變遷:記錄發(fā)展軌跡 見證改革步伐
盡管難免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吐槽和抱怨,,但總體來說,公眾對春運旅程的滿意度在不斷提升,。春運路上的每一幀影像都記錄著國家發(fā)展為民眾生活帶來的變化,,見證著矢志改革創(chuàng)造出的新圖景,、新氣象,折射出社會諸多領域的不斷進步與提升,。2018-02-08 07:29:27
-
忠于職守 “汪星人警官”開啟春運模式
保障春運旅客安全回家的路上,,辛勤工作著一群“汪星人警官”。2018-02-07 18:46:37
-
乘警,春運列車上的“流動派出所”
2月4日,跟隨老魏及前來“支援”的同事劉娟和王翌萱,記者踏上武漢往返福州的D3267次列車,探訪近2000公里春運路上的“流動派出所”,。2018-02-07 07:29:02
-
“反向春運”漸成潮流 你愿意這樣過年嗎,?
2018-02-08 08:27:27
-
從“偷菜”到“養(yǎng)蛙”,中國白領的十年孤獨
2018-02-08 08:44:30
-
2018年金融市場,,資本未必會逐步流向美國
2018-02-08 08:44:30
-
除了祭灶,,小年還有什么習俗?
2018-02-08 08:40:56
-
春運歸家路上,,有哪些"變"與"不變",?
2018-02-07 08: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