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 題:完善“真空期”托管機制 調動多方共同發(fā)力——多位代表熱議課后“3點半”現(xiàn)象
新華社記者 王建,、鄔慧穎、孟含琪,、李雙溪
下午3點30分放學,,不少家長沒時間接孩子,不得不送到各種托管班,、培訓班……如何給學生減負,、給家長減壓、給教師增動力,?代表們就此話題展開討論,。
時間不同步 請假接孩子
“3點半”現(xiàn)象讓不少家長頭疼。哈爾濱上班族李靜說,,孩子正在上三年級,,下午3點30分左右放學太早,,請假接孩子,一次兩次還行,,時間長了影響工作,;不去接,就得交給托管機構照看,,而托管班費用不說,,質量還參差不齊。
緣何學生放學和家長下班時間不能同步,?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教育廳廳長葉仁蓀說,家長希望孩子放學時間與下班時間同步,,方便接送,,但是老師的工作是全天候的,如果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時間同步,,則老師的工作時間將遠超正常工作時間,。
同時,相關部門規(guī)定,,小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一天不能超過6小時,。如果早上7點30分開始上課,除去午休時間,,到下午3點30分就應該放學。
“實際上,,下午3點30分放學以后,,老師還要打掃衛(wèi)生、批改作業(yè),,這也超過了他們應該工作的時間,。”葉仁蓀代表說,。
社區(qū)志愿服務 學校免費托管
針對“3點半”現(xiàn)象,,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花園小學校長曹永鳴代表說,花園小學采取措施,,由班主任,、科任教師等負責,舉辦免費的興趣班,,實行校內托管,,家長在自愿的前提下選擇。目前,,已有將近一半的家長選擇這項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部分家長的“3點半”煩惱,。此外,今年黑龍江中小學生到校時間由早上7點30分,,推遲到早上8點,。
下午5點多,在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qū)蓮花社區(qū)的“3點半”教室里坐著一群孩子,,有的在社區(qū)志愿者的指導下制作小紙工,,有的和小伙伴一起做作業(yè),有的靜靜地看圖書……
鷹潭市月湖區(qū)蓮花社區(qū)黨支部書記詹麗英說,,社區(qū)每天都會安排干部和社區(qū)志愿者,,或聘請社區(qū)老黨員、老教師擔任輔導員來“3點半”教室,,督促孩子們看書,,或者指導孩子們做作業(yè)。
記者了解到,,鷹潭市月湖區(qū)全區(qū)36個社區(qū)建立了“3點半”教室,,內容不斷豐富,如書畫培訓,、節(jié)日文化,、趣味運動、健康游戲等,。
去年9月起,,長春市在秋季學期正式啟動“蓓蕾計劃”,對全市小學生提供免費托管服務,,解決“3點半”難題,。所有費用由市、區(qū)兩級財政部門籌措,,納入年度財政預算,。
健全托管機制 多方共同發(fā)力
為破解“3點半”現(xiàn)象,多地嘗試一些探索并初顯成效,。但是代表們表示,,目前學校托管機制尚不健全、教師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仍存在,,亟待多方共同發(fā)力,。
曹永鳴代表表示,放學后學校組織體育活動興趣班,,但面臨著室內外運動場館等設施不能滿足需求的矛盾,,還有學生意外保險沒有全覆蓋的問題。她建議,,出臺措施,,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通過和學校密切合作,共同開展課后活動,。
葉仁蓀代表說,,“3點半”現(xiàn)象跟過去相比,已經(jīng)有了較大改善,,但調動各方積極性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成,。
“因為都是靠志愿者、靠組織,、靠老師自覺性來做,,這項工作缺乏可持續(xù)、常態(tài)化機制,?!比珖舜蟠怼⒚窀锛质∥瘑T會副主委郭乃碩說,,下一步可以像長春市那樣拿出一部分資金,,補貼給教師,這樣就可以安排有專長的老師,,開展校內托管,,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同時,,對志愿服務給予一定的獎勵補償,,讓志愿工作常態(tài)化。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大學地質調查研究院院長孫豐月建議,,聚集學校、社會,、家庭三方力量,著眼于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和個性培養(yǎng),,給孩子們以品德、文藝,、科學,、勞動等多方面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