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4月4日電 題:清明節(jié)又至 小巷愈清明
新華社記者張斌
清明節(jié)前一天,西安市碑林區(qū)長樂坊街道一條巷子的拐彎處,,桑女士靜靜地坐在擺放著香表蠟燭等祭祀用品的小攤位旁,,偶有客人路過,她招呼一聲,,客人看看就又走了,。整整一早上,她只賣了不到100元,。
“生意跟前幾年沒法比,,以前這個時候每天都要賣四五百元,現(xiàn)在不行了,?!北敬蛩愠们迕鞴?jié)好好賺一筆的桑女士顯然有些失望。
長樂坊街道位于西安市東門外,。因為街道周邊有八仙庵,、罔極寺兩座寺廟,不少門店和小攤販在寺廟周邊售賣祭祀用品,。因為名氣頗大,,每逢每月初一、十五,、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阡陌縱橫的小巷子總有不少購買者,。
桑女士做這一行已20余年,。“當時一街兩巷都是做這個生意的,。往年,,家家都要提前幾天備貨?!彼f,,因為常常供不應求,她還請母親幫忙打理攤位,,忙的時候,,都顧不上吃口飯,,一直經營到晚上九十點鐘,。
在她的記憶里,,每當晚上她開始收攤時,巷子里的市民就提著白天買來的香表,,在街邊畫一個圈,,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
西安市長樂坊街道辦黨工委副書記張亞濤說,,以前清明前后,,轄內的北火巷等地到處都是來買香表的市民,巷子被堵得車都開不過去,。
更讓張亞濤感到尷尬的是,,因為一度燒紙錢的人過多,他們去街道檢查時,,“還沒等張嘴,,群眾就不太樂意了,臉色很不好看”,。
“人家把燒紙都拿來了,,你說是讓燒還是不讓?”這個問題困擾了張亞濤很久,,后來,,他們索性在馬路邊提供了專門供燒紙的鐵桶,但還是“灰塵大,,隱患不小”,。
“還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大家的觀念?!睆垇啙f,。
變化正在悄然顯現(xiàn)。近年來,,以西安長樂坊街道為代表的不少地方正通過社區(qū)組織,,用文明和環(huán)保的方式代替以往的“非燒不可”。
悼念墻,、黃白菊花……4日清晨,,在長樂坊街道,一場集體祭奠活動正在舉行,。參與其中的張小磊說,,這是由長樂社區(qū)、更新社區(qū),、孟家巷社區(qū)聯(lián)合組織的,,一共有100多位代表參與。
“燒冥幣,獻祭品,,鞭炮齊鳴,,滿天紙灰的現(xiàn)象正在減少,取而代之的社區(qū)組織的文明公祭,,或者和學校聯(lián)合組織的朗誦活動,,社區(qū)居民也都很支持,說明大家的觀念正在發(fā)生改變,?!睆埿±谡f。
行走在長樂坊街道的小巷內,,地面少見燒紙后留下的黑灰,。“現(xiàn)在好多了,,以前這幾天別人燒紙賣得停不下來,,我們的掃把也停不下來?!币晃画h(huán)衛(wèi)工人說,。
這樣的景象不僅發(fā)生在西安市的大街小巷,文明祭祀之風正吹向更多的地方,。
距離西安市300余公里外的陜西延安仙鶴嶺人文紀念公園內,,不少前來祭奠的市民在園方的號召下將鞭炮換成了鮮花、黃絲帶,、祈??ā?/p>
“文明清新的祭掃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僅是祭祀物品發(fā)生了變化,,祭祀方式本身也有了改變?!眻@區(qū)銷售部經理李海燕說,,“比如,我們清明組織的‘捏面花,、寄親人’等活動就將陜北傳統(tǒng)習俗融入其中,,在傳承民俗的過程中寄托思念?!?/p>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