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4月15日電 題:一個湖畔“90后”的“作”樣人生
“習(xí)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撫仙湖是我們的靠山,總不能把它污染了吧,?”身材魁梧,、滿臉憨厚的云南省澄江縣小伙兒李作向記者感慨道。由于長年的風(fēng)吹和日曬,,黝黑結(jié)實的李作卻是一位從小喝著撫仙湖水長大,,喜歡“作”的“90后”。
撫仙湖位于云南玉溪市江川區(qū),、澄江縣,、華寧縣之間,湖水晶瑩剔透,、清澈見底,,是休閑、旅游,、度假的好去處,。
李作的家就在撫仙湖北岸的龍街鎮(zhèn)廣龍小村。2007年,,正在上高二的李作輟學(xué)打工,。兩年后,李作回到村子,,開始與兒時的兩個玩伴兒合伙花了5000元買了條船,,開始了打漁的生涯。
“合伙的生意不好做,,才干了一個季度,,我們就虧本把船賣了,主要是因為年輕人想法兒不一樣,,再加上吃苦受累的活兒大家都相互推諉,,又不善管理,這樣自然不能長久!”李作回憶當(dāng)時賣船的情景,。
船賣了,,可日子還是要過的。對于天生喜歡“折騰”的李作來說,,不再以打漁為業(yè),,老老實實去種地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012年,,我聽身邊朋友說搞餐飲比較賺錢,且朋友們都說我家房子離湖邊旅游區(qū)比較近,,地段比較好,,可以一起開個主打銅鍋魚的飯店,就這樣再次干起來了!”李作回憶道,。
這次李作的生意日漸紅火,。“從2012年到去年底,,我的飯店生意前兩年每年能凈賺五六萬元,,后來每年能賺10萬元呢!這主要是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地來我們湖區(qū)旅游的人也多了起來?!?/p>
李作家的生活變化是湖區(qū)人民生活變化的一個“縮影”,。數(shù)據(jù)顯示,5年來,,澄江縣接待游客從206.22萬人次增加到962.71萬人次(含托管區(qū)),,年均增長36.1%;旅游總收入從9.49億元增加到77.9億元,,年均增長52.4%,。
不過,隨著游客增多和上游工業(yè),、生活污水的不斷排入,,美麗的撫仙湖變得“黯淡無光”。為保護(hù)好撫仙湖,,澄江縣按照“一湖三圈”的空間布局,,實施了54個“十三五”水污染防治項目和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其中,,為實施“湖濱生態(tài)修復(fù)圈”,當(dāng)?shù)卣七M(jìn)8400畝湖濱緩沖帶生態(tài)修復(fù)工程和萬畝濕地公園建設(shè)項目,加快2.8萬人生態(tài)移民搬遷,。
“搬家就搬家吧,,哪怕將來不讓下湖游泳也值得!我從小在湖邊長大,,回想這么多年,,無論是種地、捕魚,,還是后來的開飯店賣銅鍋魚,,都和撫仙湖分不開!現(xiàn)在都不忍心看到人們在湖邊洗車,、洗狗,。”李作表示,。
在問到由于政府要求統(tǒng)一遷出湖區(qū),,對失去湖景房是否心疼時,李作坦言,,“生活幾十年的家,,拆除自然有些不舍,但這也是為我們好,,再說政府正為我們建更好的小鎮(zhèn),。新房建好之時,也就是我的新飯店開業(yè)的時候,?!?/p>
有人說“不作不死”,可在李作看來,,作為“90后”,,不“作”就沒有更好的生活?!拔磥砦疫€想去高校進(jìn)修一下,,然后再去大理、麗江學(xué)習(xí)一些開音樂酒吧的經(jīng)驗,?!崩钭餍判臐M滿地說。(鐘源,、鐘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