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題:慕課——中國高等教育實現“變軌超車”的關鍵一招
新華社記者胡浩
只需一根網線,,就能連通高等教育殿堂的夢想之路——慕課這一互聯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正最大限度共享優(yōu)質課程資源,,打破傳統(tǒng)教育時空界限和學校圍墻,顛覆傳統(tǒng)大學課堂教學方式,。
近年來,,中國特色慕課建設與應用,為破解校際教學質量差距大,、區(qū)域之間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提供有效方案,,推進了教育公平,促進了教育質量提升,,已經成為新時代加速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引擎,,是實現中國高等教育“變軌超車”的關鍵一招。
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效率倍增
高校學生想選修多位著名將軍講授的《軍事理論》課,,并與航天英雄楊利偉在直播課堂互動,?想與守望敦煌50年的專家樊錦詩共話敦煌藝術?社會學習者想加入網紅課程,、浙江大學翁愷的《C語言系列課程》學習,?沒有地域限制、沒有校際差別,,慕課上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能讓大家共享,。
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達到5000門,,高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選學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超過1100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中國高校慕課總量,、參與開課學校數量,、學習人數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慕課大國,。
校際教學質量差距大,、區(qū)域之間發(fā)展不平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突出問題。而慕課的建設與應用,,恰恰為這一問題的破解提供了解決路徑,,推動了東中西部高校優(yōu)質課程資源共享,形成了新型優(yōu)質教育資源供給方式,。
今年年初,,教育部推出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涵蓋文,、理,、工、農,、醫(yī)等所有高等教育學科領域,,立刻成為廣大學子最新鮮、優(yōu)質的“精神食糧”,。
教育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僅以東中西部高校共享優(yōu)質課程資源為例,2017年西部高校選用慕課達到8600門次,,慕課“走進”西藏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等西部高校和基礎薄弱高校,,使之成為最大受益者。
讓終身學習不再是奢望
安老先生是成都市一名中醫(yī)愛好者,。上世紀70年代,,他自學針灸并在貓身上練習取穴,卻發(fā)生了致貓死亡的“醫(yī)療事故”,。2017年3月,,已年近85歲的安老先生發(fā)現了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的《針灸學導論》慕課課程。從此,,他終于有機會正規(guī)學習針灸知識,。
人人可學、處處可學,、時時可學——我國慕課類型和學習方式多樣,,有滿足高校在校生學習的學分課,有適合社會學習者職業(yè)需求的專業(yè)課,,也有提升大學生和社會大眾科學,、文化素質的通識課;既有大量面向國內受眾的課程,,也有在國際著名課程平臺上線的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擴大中國高水平大學影響力的課程;既可以自主選擇部分內容學習,,也可以全課程學習并獲得證書……
因為具有高質量,、低成本、開放性等特點,,慕課已經成為社會廣泛認同的優(yōu)質學習資源,,并在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黨,、學習型國家的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據了解,,目前,,除了高校和社會學習者外,黨政干部管理系統(tǒng),、教育系統(tǒng),、軍隊官兵職業(yè)培訓系統(tǒng)以及各行各業(yè)紛紛向課程平臺定制慕課課程,中國高校慕課應用正在向更廣闊領域拓展,。
讓思政課堂煥然一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
5年來,,我國慕課建設與應用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德學兼修,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教育教學全過程,,促進專業(yè)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的緊密結合,已經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臺,,發(fā)揮了傳播正確思想,、弘揚正能量的功能。
慕課突出以學生為中心設計課程內容和方式,,增強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師生互動答疑解惑、教學相長,,從“教得好”向“學得好”的轉變正在悄然發(fā)生,。高校思政課堂變得“有虛有實、有棱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成為“有溫度”“高顏值”,,學生想學,、愛學的課程。
?。玻埃保纺辍白蠲澜處煛鲍@得者,、主講《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清華大學副教授馮務中曾這樣總結慕課給傳統(tǒng)教學帶來的新活力:智慧教學工具調動學生手機互動、答題,,提高抬頭率,,解決“入耳”問題;同學們針對某一重要問題展開交流甚至辯論,,給了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提高互動性,解決“入腦入心”問題,。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高國希聯合北大,、人大、上海交大等學校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不斷優(yōu)化《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不僅帶“火”了一批深受學生喜愛的優(yōu)秀青年教師,還與課程應用高校形成一個大范圍的“共享協作式課程共同體”,將總體上的“漫灌”和因人而異的“滴灌”結合起來,。課程運行8個學期以來,,累計選課校次達185所,累計選修學生達28萬人,。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據了解,,下一步教育部將加大力度推進名師積極建,、教師積極用、學生積極學,,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慕課建設與應用向縱深發(fā)展,,為世界慕課發(fā)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