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上海4月24日電(記者孫麗萍、吳霞)坐落于上海復興中路 517 號的歷史文化保護建筑、愛國將領馮玉祥故居,,23日正式變身思南書局,向公眾開放,。
掩映在梧桐濃蔭之中的這幢四層樓的上海老洋房,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文藝氣息,。一樓的近2500 種“文史哲藝”圖書充滿書架,,二樓是與倫敦書評雜志聯(lián)手打造的外文書籍閱讀空間,三樓四樓則是復合式閱讀空間,,舉辦展覽和閱讀分享會,。
由上海市作協(xié)和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等攜手打造的思南書局,可謂是歷史建筑進行創(chuàng)造性保護和利用的典范,。這幢樓房始建于1926 年,,曾是愛國將領馮玉祥的故居,著名詩人柳亞子及其家人也在這里寓居過,,承載了上海與近代中國的歷史文化縮影,。
“思南書局的面世,接續(xù)上海百年人文因緣,,又為這個公共文化空間賦予更多的時代亮色,。”思南讀書會總策劃,、著名作家孫甘露說,,未來,思南書局實體店定位于“面向讀者的市民公共書房”和“面向海內外作家學者的城市文化客廳”,,將努力在內容格調和文化品質上保持“獨一無二”,。
與思南書店相似,23日揭幕的“作家書店”也棲身歷史文化建筑中,。巨鹿路675號是上海作協(xié)所在地,,更以著名建筑師鄔達克設計的“愛神花園”聞名海內外,此前一直是滬上作家常聚常往的靜謐處所,。如今,,上海作協(xié)騰挪出建筑臨街的一幢小樓,精心打造成為一家以文學圖書為主的主題書店。
得天獨厚的上海作家書店擁有最寶貴的資源:2000余冊圖書中,,不乏莫言,、余華、畢飛宇,、劉醒龍等著名作家的圖書簽名本,。對于讀者而言,在這里閱讀最大的驚喜,,恐怕就是常常會邂逅作家和文壇大咖,。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