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
久經“考”驗的年輕人應被另眼相看嗎
胡波(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
多年前,,我的QQ好友里有個學生,,畢業(yè)后沒去找工作,,在家閉門復習準備“公考”,,后來考上了外地的公務員,,但是,,工作不到半年又辭職了,,原因是工作不在家門口,,于是,,又一心備考家鄉(xiāng)的公務員崗位,。在這兩三年期間,這個學生日常所發(fā)布的狀態(tài)無不是關于家里人的期待、自己想要爭口氣,,而親戚家的某某同齡人在省級機關單位高就的事實也一直刺激著他……
這幾年來,,像這樣如此“執(zhí)著”的學生我只遇到了這一個,還有不少參加公考失利的學生很快會選擇就業(yè),?!吨袊嗄陥蟆贰扒嗄曛暋弊罱鼒蟮懒恕叭陥罂脊珓諉T和事業(yè)單位數十次”的案例。平心而論,,在全國每年上百萬人報考公務員的隊伍中,,有這樣經歷的人具體有多少,我們無法統(tǒng)計,,但是,,可以肯定,他們不是個別人,,相反,,會是一個群體。網絡上有不少經歷過N次公考最終成功的人現(xiàn)身說法,,或是傾訴辛酸的經歷,,或是分享成功“上岸”的經驗,2016年甚至有“8年考62次公務員”如此極端的報道,,這個案例還被貼上了新時代的“范進中舉”的標簽,,一時間成為輿論爭相諷刺的焦點。
反觀這些新聞案例所處的地域,,有的是“小地方”,,有的是“國家級貧困縣”,必須承認,,畢業(yè)生的求職選擇受到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程度,、社會環(huán)境開放程度、主流價值觀念等因素的影響,。在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產業(yè)相對落后,企業(yè)發(fā)展缺乏生命力,,創(chuàng)業(yè)的機遇和條件較為不足,,新型職業(yè)類型較少,年輕人就業(yè)選擇的機會本就不多,,相較而言,公務員的工資大都居于或是高于當地平均工資水平,,公務員的工作穩(wěn)定,,五險一金有保證,更何況,,受到整個社會傳統(tǒng)意識的局限,,公務員這個職業(yè)帶來的附加值,、性價比、社會聲譽度較高,,即便是在相親的時候也會占據一定的優(yōu)勢,,社會難免會將公務員看作最佳的就業(yè)選擇。
除卻地域經濟因素的影響,,不少執(zhí)著于“公考”的人也是深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甚或是在父母的期望下努力地堅持著,。我們當然可以反問,,年紀輕輕干點什么不好,為何將大好的青春都浪費在考試上,?但是,,這也只是我們一廂情愿的看法,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背后根本在于價值觀念的差異,你所認為“應該”去做的事情,,在一些人的眼里,,或許并沒有任何的認同感。
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天生愛冒險的人是少數,。每個人的思想觀念都會受到社會、家庭,、周邊人的影響,,個人的價值觀念也是社會價值觀念的部分反映,但是,,還得承認,,年輕人的價值觀念、職業(yè)選擇是多元的——有執(zhí)著追求穩(wěn)定的一族,,也有不甘于平凡,、希望多一些豐富經驗的冒險一族。
久經“考”驗的年輕人代表不了全部,,極端的案例也終究是極少數,,沒有必要以偏概全式地擔憂年輕人只追求穩(wěn)定,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職業(yè),,每個人也都有自由將青春投入到自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上,,當然,每個人也都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些代價和成本,那些久經“考”驗的年輕人并不是異類,,不必對他們不屑一顧,,也不必給他們貼上“范進中舉”的負面標簽,寬容一些,,也許他們的價值觀念只是和我們的不一樣罷了,。
![](http://www.news.cn/res/xhwimg/xl2017/images/bg6.jpg)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