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5月11日電(記者王釗、楊一苗)在記者按下相機快門時,65歲的蔣玉桂正側(cè)身滿臉笑意地望著身邊的小男孩,。這是10年來,,陜西省勉縣同溝寺鎮(zhèn)官溝村蔣玉桂家第一次拍全家福。10年間,,這個家散了又聚,,有親人永遠(yuǎn)離去,也迎接了新生命的到來,。
這個咿呀學(xué)語的小男孩,,是蔣玉桂的女婿李玉華與他再婚妻子的孩子。和他們一起生活的,,還有李玉華80多歲的老母親,。10年來,蔣玉桂將來自3個家庭的5口人聚攏成一個新家,,在官溝村平靜地生活著,。
2003年,李玉華和蔣玉桂的小女兒結(jié)婚,,成了她家的上門女婿,。李玉華老家在坡陡地薄的深山里,,蔣玉桂覺得他“心好、勤快,,是個過日子的人,。”很快,,小兩口的女兒出生了,。
2008年5月12日發(fā)生的汶川地震,幾乎毀了這個小家庭,。鄰居家的一面圍墻倒塌,,將蔣玉桂的小女兒和外孫女重重地壓在下面。李玉華得知妻女遭遇不幸,,急忙從山西趕回,,一天一夜滴水未進,怎樣也無法相信上一次見面竟是永別,?!白吡说淖吡耍钪囊煤没??!编l(xiāng)親們都這么勸這一老一少,可是誰心里都明白,,這個家可能就該散了,。
“女兒走了,但是這個家不能散,?!痹谑Y玉桂心里,女婿可不是半個兒子,,“不給玉華找個好媳婦看著他們過上安穩(wěn)日子,,我就過不踏實?!崩钣袢A也從來沒有想過離開岳母,,“人心都是一樣的,她肯定也難過,,不管以后成不成家,,我一定會給岳母養(yǎng)老送終?!闭勂甬?dāng)時的想法,,樸實憨厚的女婿一臉堅定。就這樣,一對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母子”在震后堅強地相互依靠,,攜手從悲傷中走出,,投入了新生活。
汶川地震造成陜西省勉縣7人遇難,,房屋損毀7817間,。
2014年,蔣玉桂張羅著要蓋新房子,。有鄰居勸她:“你辛苦蓋了房子,,最后還是留給女婿,不劃算,?!笔Y玉桂倔強地說:“我不僅要給他蓋房子,還要給他娶媳婦呢,?!崩钣袢A告訴記者,當(dāng)時蔣玉桂東拼西湊了10多萬元,,蓋起了現(xiàn)在的兩層小樓,。
也就在這一年,同縣的何會芹加入這個曾支離破碎的家中,。問起她當(dāng)初是怎么想的,,何會芹靦腆地笑著說,這家人“心好,,人好”。李玉華重新組建了家庭,,日子漸漸安穩(wěn),,但他還有一個耳聾多病的老母親,仍然獨居在深山里讓他放心不下,。
“接來一塊兒住吧,。”這次又是蔣玉桂主動提出,。就這樣,,家里又多了一口人。
原來家里有1畝2分地,,李玉華又承包了村里其他外出打工村民的2畝地,,開始種植中藥材元胡。元胡每斤6元,,畝產(chǎn)達1000斤,,一年能收入近2萬元。農(nóng)閑時,李玉華就去縣城打打零工,,一天能收入100多元,,生活慢慢好起來,日子逐漸有了盼頭,。
去年6月,,李玉華與何會芹的兒子李文皓出生了。現(xiàn)在,,皓皓能跟在蔣玉桂身后,,奶聲奶氣地喊“奶奶”,這讓蔣玉桂每天笑個不停,。
蔣玉桂對這張全家福很滿意,。她說,照片洗出來后,,要給女兒,、外孫女上墳捎去,告訴她們:“這個家還在”,。
-
通訊:那些從汶川地震廢墟中“重生”的年輕人
題:那些從汶川地震廢墟中“重生”的年輕人 在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際,,中新社記者探訪了這些從廢墟中“重生”的年輕人。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長大成人踏上演藝之路,。2018-05-11 15:20:10
-
新華社評論員:中國力量鑄就重建奇跡——寫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際
災(zāi)難的記憶里,,有刻骨銘心的悲慟和感動,也有不屈不撓的抗?fàn)幣c奮斗,。十年彈指一揮間,。當(dāng)被大地震摧毀的汶川以嶄新面貌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目睹廢墟上崛起的重建奇跡,,我們愈發(fā)堅定了從災(zāi)難走向輝煌的必勝信念,。2018-05-11 15:17:06
-
可樂男孩,敬禮娃娃……回望汶川地震那些難忘的面孔
彈指一揮間,,“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經(jīng)過去十年了,。從可樂男孩到可樂博物館館長,從“敬禮娃娃”到“最美少年”,,從震區(qū)少女,,到全國人大代表……因為這場地震,許多幸存者和志愿者命運軌由此而改寫,。2018-05-11 07:40:16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