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5月26日電(記者 余靖靜)時值杰出的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王淦昌逝世20周年,,浙江大學25日舉行弘揚王淦昌精神座談會,追思這位杰出校友為國家發(fā)展做出的重大貢獻,。與會師生,、校友們紛紛感言,,要學習弘揚這位科學巨擘“以身許國”的精神風范。
“對祖國的無限熱愛,,是王淦昌先生最珍貴的品質(zhì),。”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強說,,王淦昌在德國留學時,,26歲就成了物理學博士,學術前途無量,。他卻于1934年毅然回到當時山河破碎的國家,,“以身許國,談何容易,?中國的‘骨頭’就在這里,。”
貴州湄潭浙大校史館館長陰利君說,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浙江大學西遷橫穿多省,,落腳湄潭繼續(xù)辦學。當時物理系的實驗室設在一個廟中,,實驗器材都是師生們自己做的,,用廢舊汽車發(fā)動機改造的一個小發(fā)動機是唯一的動力源。條件簡陋,,王淦昌卻做著世界科學最前沿的工作,。
81歲的中科院院士賀賢土說,新中國成立后,,王淦昌被選派參與領導研制戰(zhàn)略核武器原子彈,。這意味著他要“拋棄”自己心愛的專業(yè),改做不熟悉的工作,。如果能夠繼續(xù)原來的研究,,他很有可能叩開諾貝爾獎的大門。但他毅然改名“王京”,,中斷與外界的聯(lián)系17年,。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應該有一些東西是永恒不變的,,譬如精忠報國,永遠值得被弘揚和禮贊,?!闭愦笪锢韺W系校友、從事國防研究的朱少平說,。
王淦昌在浙江大學工作16年,。由王淦昌家鄉(xiāng)、江蘇省常熟市捐贈的王淦昌銅像25日落戶浙江大學,。在浙大的師生,、校友看來,他不僅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教師,。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程開甲,,是王淦昌在浙大的學生,。“我去拜訪程開甲先生,,年過百歲的老人念念不忘王老師當年教學生追求真理的情景,。”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wèi)東說。
“王先生曾說,,他始終懷著極大的興趣研究新現(xiàn)象,。”87歲的中科院院士唐孝威回憶說,,20世紀80年代,,著名生物學家貝時璋先生建議,“應該用物理的方式探索生命科學,?!碑敃r,王淦昌先生聽說后,,非常贊同這種交叉學科的方法,。其后,他還自己帶頭翻譯國外生命科學著作,,進行科普,。
“現(xiàn)在浙江大學物理學系,‘王淦昌精神’就是師德師風的代名詞,?!闭憬髮W物理學系黨委書記顏鸝說。
浙大物理學系退休教師,、89歲的吳璧如說:“1949年王先生從美國訪學回來,,給我們本科二年級的學生開課,上了一年,。老師工作很忙,,但很重視對學生的培養(yǎng)。除了上課,,當時班上十幾個同學,,每周六都相約去老師家里交流,老師是國際知名專家,,我們當時20來歲,,提問很幼稚,他卻從不嫌煩,,耐心解答,。”
吳璧如回憶,,1997年,,王淦昌來杭州時,特意叮囑他們,,“生物物理是很值得探索的前沿學科,?!薄爱敃r王先生已經(jīng)90多歲,外出需要坐輪椅,,他還在不斷考慮前沿研究,,一生獻身于物理?!?/p>
“90后”浙大物理學系研究生靳佳明說,,無論是小學時看“兩彈一星”的故事,還是2017年暑假去青海原子城的探訪,,王淦昌先生“以身許國”的精神,,都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在他逝世20年后,,依舊令我們思索,,何為家國情懷?!?/p>
-
“我們一定要讓黃大年的特種無人機飛得更高更遠”——寧波余姚科研團隊追思黃大年
在浙江寧波人心目中,,黃大年是智能制造產(chǎn)業(yè)研究院里最為平易近人的“大家”——他在這里,留下了未盡的事業(yè),。2017-05-29 15:37:51
-
上海交通大學師生追思紀念校友吳文俊院士
仇逸)上海交通大學8日下午在數(shù)學科學學院為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吳文俊院士舉辦追思會,。2017-05-08 23:25:46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