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8月9日電題:小山村為何吃起免費大食堂?
新華社記者袁軍寶
“開飯嘍,!”11點40分一到,,山東淄博市博山區(qū)中郝峪村村民便從家里、工作崗位上匯集到大食堂排隊打飯,。記者采訪當天的食堂午飯有土豆排骨,、芹菜炒肉、豆角炒肉,、涼拌黃瓜,,還有米飯、饅頭,、稀飯,。村民們坐在寬敞、干凈的大食堂里,邊吃邊聊,,有說有笑,。
今年6月,中郝峪村村民吃上大食堂,,一日三餐全免費,,這在當?shù)爻闪祟H為轟動的新鮮事。
“以前打破‘大鍋飯’,,現(xiàn)在吃新‘大鍋飯’,,都是為了吃好飯?!敝泻掠妩h支部書記趙東強說,,改革開放40年,村里富裕了,,去年村民分紅550多萬元,。
而在40年前,由于交通不便,、山地貧瘠,,村民們“吃飽肚子”還是大難題。68歲的村民張業(yè)棟回憶說,,當時母雞下了蛋,,從來不舍得吃,都拿到集上換點糧食,。
改革開放春風來,,山村發(fā)展換新顏。1979年中郝峪村就大膽分田到戶打破“大鍋飯”,。張業(yè)棟家的糧食慢慢多了,加上他外出打工的收入,,吃飽飯不再是問題,,“菜里有了蛋,有了肉”,。
但由于人均耕地少,,又沒有其他產業(yè),村里年輕人陸續(xù)都走了,,村子進一步發(fā)展遇到“瓶頸”,。新世紀初,中郝峪村人均純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又成了“貧困村”,。
如何才能從“吃飽肚子”到過上富裕日子?
兩側青山聳立,村邊河水潺潺,,看著美麗的田園山水,,趙東強尋思:這里山好水好,正可以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在他的帶動下,,2007年37戶村民入股,以公司機制發(fā)展旅游,;2013年,,全村的房屋、山林,、耕地作價入股,,人人持股,享受分紅,。
這些年,,村里翻新了400多間房屋,一座座石頭房古樸而別致,。村里還打造出馬大娘豆腐坊等諸多特色美食和民俗體驗點,,建了水上漂流等游玩點。一到旺季,,這里經?!耙环侩y求”。
張業(yè)棟和老伴現(xiàn)在的主要工作是給游客烙煎餅吃,,月收入上萬元,。“撂下了鋤頭,,烙起了煎餅,,我這近70歲的人了,真沒想到還能掙這么多錢,?!睆垬I(yè)棟說,村里原來砍樹墾荒種糧食,,現(xiàn)在種樹種花引客人,,“時代真是變了”。
村里的年輕人也都陸續(xù)回來了,,村旅游公司里來自各地的年輕大學生已超過20人,。
村里旅游紅火起來,但“吃飯”卻又成了問題,。由于大都忙著在公司上班,,村民們每天回家做飯,、吃飯的時間都很緊張?!稗k個大食堂,,全村人都來免費吃?!壁w東強一提議,,村民們紛紛說好。
今年6月份,,大食堂開業(yè)了,!“食堂的菜比家里樣數(shù)多?!薄安挥盟㈠?、洗碗,可省勁了,?!贝迕駛冄哉Z中透露著滿意與高興。71歲的單身漢李興三說,,原來做一頓吃一天,,現(xiàn)在一天三頓熱乎菜。
趙東強說,,全村360多人在食堂吃飯,,一年費用約280萬元,村里完全負擔得起,,并且村民可省出大量時間更好服務游客,,不再“家家生火、戶戶油煙”,,環(huán)境也更好了,。
如今,中郝峪村已是“中國鄉(xiāng)村旅游模范村”,。去年,,村旅游收入2800余萬元,除去給村民的工資等,,公司利潤1000余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8萬元,?!鞍臣宜目谌烁苫睿ツ晔杖耄常岸嗳f元,?!保叮矚q的村民張業(yè)芬說,,預計今年還能增加七八萬元。
站在村東的大山上俯瞰,,這個綠樹掩映,、青瓦白墻的村落,猶如綠色海洋中踏浪前行的美麗帆船,。從分田到戶到人人入股,,從打破“大鍋飯”到吃上免費大食堂,從向貧瘠山地要糧到靠綠水青山致富,,40年來中郝峪村在生產與生活方式“輪回”蛻變中,,見證了農村的滄桑巨變,也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下生動注腳,。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