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9月30日,,中國迎來了第五個烈士紀念日,,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儀式也吸引著海外華僑華人的關注,,他們紛紛表示,,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儀式,激發(fā)了海外華僑華人的愛國情懷,,他們將銘記英烈的付出,,學習英烈的精神,,開拓海外事業(yè),為祖(籍)國的繁榮富強貢獻更多力量,。
旅英文化學會主席黎麗已旅居英國30多年,,她對新華社記者說,在烈士紀念日,,海外華僑華人和全中國人民一樣,,緬懷和崇敬之心都凝聚在北京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黨和國家通過設立紀念日,、制定英雄烈士保護法等一系列行動,,有力地倡導和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將不斷鼓舞海內外華夏兒女排除萬難,、砥礪奮進,、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
嫁到巴勒斯坦的曲陽已在加沙地帶生活了20多年,。身處戰(zhàn)亂的加沙地帶讓她更深刻地體會到和平的彌足珍貴,,更加敬佩先烈們的犧牲精神。
曲陽說,,中國現(xiàn)在每年舉行紀念活動,,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出席紀念活動,加深了國民對英烈們的記憶,,可以激發(fā)國民的愛國情懷,,激勵后人繼往開來、再創(chuàng)輝煌,。
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博士研究生姜駿當天在網上觀看了烈士紀念日儀式,。他認為,紀念活動有助于今后保護英烈及其遺屬的合法權益,,促進相關制度的研究與完善,。
東部非洲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主席韓軍對記者說,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烈士紀念日儀式,,更讓海外華僑華人思緒萬千,。幾十年來,許多參與援非工作的中國人最后長眠在非洲,。黨和國家領導人訪問非洲時也曾多次前往烈士陵園紀念犧牲的援非烈士,。中國政府和人民沒有忘記那些為維護和平和促進發(fā)展而犧牲在海外的烈士們。
德國漢堡華僑華人聯(lián)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歐洲新報》總編輯范軒說,,近年來,出現(xiàn)了篡改、戲謔,、甚至公然侮辱英烈的現(xiàn)象,,令人發(fā)指,。令人欣慰的是,,英雄烈士保護法今年正式施行,將“傳承和弘揚英雄烈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用法律形式確定為全體國民的行為準則,,體現(xiàn)了國家的厚重情懷。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博士馬瀟瀟說,,革命烈士的奉獻精神是構建偉大祖國的重要基石,,海外學子要向革命烈士學習,努力工作,,提高自身本領,,為國家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
《菲律賓星報》專欄作家李天榮說,,烈士紀念日讓人銘記中國人民史詩般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同時也團結、激勵和鼓舞中國人民迎接當今的全球挑戰(zhàn),。中國的先烈們?yōu)閲业莫毩⒑桶l(fā)展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最終也推動了世界正義與和平事業(yè)的發(fā)展。希望大家也能夠永遠銘記和懷念在歷次革命斗爭中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獻身的眾多海外華人,。
新加坡中國學者學生聯(lián)合會主席,、南洋理工大學博士生岳裕豐說,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烈士紀念日活動,,帶領全國人民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烈士精神,能夠激勵全國人民更加奮力前行,。海外留學生應學習英雄,,爭做興國強國的新時代留學生,用自己的砥礪奮斗實踐青春夢想,,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貢獻力量,!
越南中國商會副秘書長、中國葛洲壩集團越南代表處首席代表朱立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界代表出席的烈士紀念日活動莊嚴肅穆,、引人深思,提醒海內外中華兒女致敬先烈,、仰望崇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英雄始終是我們致敬的對象,。
巴黎中國學者學生聯(lián)合會副主席張井說,紀念日活動讓和平年代的海外學子內心深受震撼和洗禮,,提醒我們重溫革命歷史,,銘記烈士們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傳承他們的理想信念,。當代青年應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博學篤行,勇?lián)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南部非洲上海工商聯(lián)誼總會名譽會長姒海表示,,英雄烈士保護法特別提出要對英烈遺屬進行關心和優(yōu)待,對英烈紀念設施進行保護和修繕,,這是一個民族崇尚英雄,、敬重英雄、鼓勵英雄的實際體現(xiàn),,令人感觸深刻,。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需要繼續(xù)學習中華英烈,,弘揚英烈精神,。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語言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偉對新華社記者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我們應該大力弘揚先烈們求真理,、求解放、爭自由并為此舍生忘死,、前仆后繼的精神,。尤其要讓廣大青少年了解我們的過去,敬仰先烈,,發(fā)揚傳統(tǒng),,立大志向,為國家強盛,、人民幸福努力學習,、工作。
印度尼西亞總統(tǒng)大學中國學生代表牟桓琛說,,黨和國家領導人紀念為祖國的獨立和發(fā)展做出犧牲的烈士,,意義特別重大,將培養(yǎng)年輕人為國奮斗,、為國犧牲的精神和意志,。在印尼留學的學子會以英烈為榜樣,努力學習,學成歸來后為國家的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貢獻力量,。(參與記者:姜俏梅,、金正、趙悅,、楊媛媛,、張代蕾、張遠,、于濤,、楊柯,、袁夢晨,、王麗麗、王迪,、陶軍,、張曼、趙熙,、欒海,、鄭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