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15日電 題:金雞山上的守望——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邊防旅“衛(wèi)國戍邊模范連”戍邊記事
劉小紅、宋邦穩(wěn)
千年雄關友誼關上,,金雞山之巔,,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邊防旅十連扎根山頂,扼守天險,。
連隊榮譽室里有三件“傳家寶”:小鐵鏟,、背土袋、育苗杯,。這是十連官兵艱苦奮斗,、矢志戍邊的見證。
進駐金雞山之初,,山頂全是亂石堆,,官兵們說:“菜都種不活,何談人扎根,?”山上少土,,他們外出巡邏,就帶上小鐵鏟,,背上挎包,,背回一袋袋肥土;山上育苗難成活,,他們用舊水杯,、罐頭盒當“育苗杯”。
時光荏苒,,十連官兵在石頭縫里摳出大?。常叮箟K菜地,,最小的僅能種下一顆白菜,。如今,,來自祖國各地的50多種蔬菜在這里扎根。
種菜的土壤可以背上山,,官兵扎根的“厚土”哪里來,?
友誼關,中華兒女在這里用生命書寫了眾多御敵戍邊的壯麗篇章,。連隊官兵說,,要把根脈深植到肥沃的紅色厚土中。
為此,,他們持續(xù)開展“友誼關下話忠誠”“烈士墓前明得失”“巡邏路上談使命”“界碑面前宣誓言”等系列特色黨團活動,。每當新兵下連、新干部到任,,行囊未卸,,先到觀察哨站站,到古炮臺轉轉,,到榮譽室看看……
扎根紅色厚土,,一個個訓練尖子在金雞山上成長起來。
“邊防通”排長毛宇佳,,對防區(qū)內(nèi)界碑方位,、坐標數(shù)據(jù)和社情民情了如指掌,總結出“聽音知國籍,、驗痕析邊情,、看云識天氣、觀樹辨方向,、勘山定方位”等200多條執(zhí)勤巡邏要領,,成為官兵戍邊指南。
“神槍手”下士姜超,,比武中腳踝扭傷仍咬牙沖向終點,,不僅完成剩下6個課目,輕機槍射擊還打出了滿分,。
“投彈王”中士胡春鑫,,一口氣能把100多枚手榴彈甩出50米開外;做一手好菜的司務長羅澤峰,,也在比武中奪得2項冠軍……
近年來,,連隊走出100多名訓練尖子,10余名戰(zhàn)士考上軍校,,連隊年年被上級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創(chuàng)新的10多種戰(zhàn)法訓法被上級推廣。
金雞山上守寂寞,,山下口岸多繁華,。這,,更考驗十連官兵。
那天,,老指導員余守勇接到電話:兒子出生了,。幸福的笑容還掛在臉上,電話又響了:兒子患缺血缺氧性腦病,,生命垂危,,急需用錢。
一個老板主動找上門愿出10萬元醫(yī)藥費,,只要連隊給他生意提供“方便”,。余守勇一口回絕。
老板問:“孩子不救了嗎,?”
余守勇說:“損害國家利益的事,,給座金山也不干?!?/p>
現(xiàn)任指導員龔翼山的妻子辭職隨軍到邊防,,沒有工作。一家旅游公司提出安排就業(yè),,條件是十連對公司開放防區(qū)內(nèi)的“南炮臺”遺址,。
龔翼山說:“日子過得再緊,也不能給十連抹黑,?!?/p>
一茬茬官兵離開連隊時,往往捧一捧金雞山上的土帶走,?!巴翈У侥睦铮B的精神就傳到哪里,?!?/p>
30多年來,,連隊官兵秉承先輩光榮傳統(tǒng),,用一個個榮譽續(xù)寫忠誠和擔當:連隊被中央軍委授予“衛(wèi)國戍邊模范連”榮譽稱號,3次榮立集體二等功,,連隊黨支部2次被表彰為“全軍先進基層黨組織”,。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